江南水阔疑无地,汉北风高忽似秋。
鸿雁定应惊悄悄,麒麟何许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隐士庞公不入州。
敢餍朝盘惟苜蓿,封侯浑是烂羊头。
江南水阔疑无地,汉北风高忽似秋。
鸿雁定应惊悄悄,麒麟何许泣幽幽。
步兵阮籍唯耽酒,隐士庞公不入州。
敢餍朝盘惟苜蓿,封侯浑是烂羊头。
这首元代诗人项炯的《即事》诗,以江南水乡与汉北风土的对比开篇,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情感深沉的意境。首联“江南水阔疑无地,汉北风高忽似秋”运用夸张与比喻,描绘了江南广阔水域的辽远与汉北高风的凛冽,仿佛将读者带入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之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颔联“鸿雁定应惊悄悄,麒麟何许泣幽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通过鸿雁的惊惧与麒麟的哀泣,分别象征着外界的动荡与内心的悲凉,暗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理想破灭的感慨。
颈联“步兵阮籍唯耽酒,隐士庞公不入州”引用历史典故,阮籍嗜酒避世,庞公归隐山林,这两句既是对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也是对现实社会束缚的反讽,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妥协。
尾联“敢餍朝盘惟苜蓿,封侯浑是烂羊头”则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以“朝盘”指代朝廷的宴席,“苜蓿”为低贱的食物,而“封侯”则是古代官员追求的高位,但“烂羊头”则形象地描绘了高位的虚幻与腐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批判和对清廉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我本秦中女,复于京华长。
每觉风雪天,此味口最爽。
一自到南中,三餐蛤与蚌。
腥臊辄欲呕,当筵失俯仰。
虽有永福产,筋多嫌刺噪。
晨起客叩门,来自青齐壤。
贻我凡十株,磊落堆盆盎。
我喜过所望,有似太牢飨。
急授庖人术,唤集儿女赏。
万羊耻过分,五鼎非夙想。
但得咬菜根,从此谢尘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