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堂缭绕过梅堂,小竹高松映苑墙。
白雪飞残红雾密,乘舆不到却凄凉。
杏堂缭绕过梅堂,小竹高松映苑墙。
白雪飞残红雾密,乘舆不到却凄凉。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游园景色的诗句,出自北宋词人苏轼的《金陵杂兴二百首》。诗中通过对杏堂、梅堂、小竹、高松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带有几分凄凉的春日画面。
“杏堂缭绕过梅堂”一句中,“杏堂”、“梅堂”都应是园中建筑的名称,这里通过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描绘出一种曲折幽深的空间感。词人巧妙地使用“缭绕”一词,不仅形容了景物的排列,更传达了一种流动和连贯的美感。
“小竹高松映苑墙”则进一步拓展了园中的植物景观,小竹与高松共同构成了层次分明、生动自然的画面。这里的小竹与高松相映衬,既有低回婀娜之态,也有挺拔峻峭之势,共同营造出一种恬静典雅的氛围。
“白雪飞残红雾密”一句中,“白雪”可能指的是落花或是被春风吹得纷飞的花瓣,而“红雾”则应是指春日里弥漫的细微花香。这里以“飞残”、“雾密”来形容,既描绘了春天景物的丰富多彩,也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悲凉情怀。
最后,“乘舆不到却凄凉”则是诗人借景抒情之处。这里的“乘舆”指的是行走游玩的工具或方式,而“不到”暗示了某些地方无法到达,这可能是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也可能是心境上的隔阂。“却凄凉”则是诗人对这种未能亲临、体验到的景致所感到的一份淡淡的孤寂和怀念之情。
整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春日游园的情境,同时又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流露出作者特有的感慨与情怀。
高阁倚苍穹,烟霄四望同。
地连宣圣宅,山接梵王宫。
野色嚣尘外,江光眇霭中。
午凉生几席,晴旭护窗栊。
丽泽宜嘉侣,清裁识化工。
蕙香凝缟带,松液沁郫筒。
思越昆崙表,情飞渤澥东。
素琴归雅奏,华发任飘蓬。
钟阜形如盖,台城势似弓。
雁行分浦落,虫语入秋空。
皛皛通衢陌,森森际谷丛。
泠然无不可,飙忽御长风。
玉炉残篆凝雕窗,紫燕朝衔落蕊香。
深院缟衣閒寂寂,蕙风帘捲昼初长。
昼长君不见,花影云千片。
苔蜗上空阶,粉蝶嬉团扇。
团扇轻挥锦瑟尘,征鞍何处盼离人。
香消琥珀寒孤枕,月暗蘼芜怅远津。
远津芳草年年绿,思妾红颜那可复。
海棠花下属清歌,离声莫作潇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