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杖头挂,啸歌沧海边。
自闻狮子吼,尽吐野狐涎。
酒兴如流水,诗情似直弦。
岩花应未老,更上白云巅。
明月杖头挂,啸歌沧海边。
自闻狮子吼,尽吐野狐涎。
酒兴如流水,诗情似直弦。
岩花应未老,更上白云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诗人夜登高峰,仰望明月,心潮澎湃,诗兴大发的景象。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
“明月杖头挂,啸歌沧海边。” 这两句以明月为背景,表现出诗人的高远志向。明月象征着纯洁和光明,而杖头挂月则是夜深人静之时,诗人独自一人仰望明月的景象。啸歌沧海边,则透露出诗人胸怀壮阔,如同大海一般宽广。
“自闻狮子吼,尽吐野狐涎。” 狮子吼和野狐涎都是比喻手法。狮子吼象征着勇猛和力量,而野狐涎则是对那些庸俗不堪之物的蔑视。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真才与庸才的辨识。
“酒兴如流水,诗情似直弦。”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的豪放和激昂的情怀。酒兴如流水,比喻诗人的情感奔腾不息;诗情似直弦,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情感的纯粹和坚定。
“岩花应未老, 更上白云巅。” 最后两句则是对自己生命力与艺术追求的肯定。岩花未老,象征着诗人的生命力仍旧旺盛;更上白云巅,则表达了诗人不满足于现状,始终向往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凡尘、志存高远的个性特征。
绣衣直指东南夷,入奏风谣受圣知。
持节又从三殿出,演纶还较一年迟。
朝中谬拜推贤表,江畔空吟惜别诗。
郡印喧卑文会少,为君搔首落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