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发都门》
《初发都门》全文
清 / 李霨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

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

望山怀故栖,遵途感新陌。

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

微躯堕世罟,拮据事行役。

岂无四方志,悲与亲爱隔。

旷寂均苦乐,浮生安所择。

起灭情无端,沉思莫能掷。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官署,踏上旅途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对新环境的适应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首句“六年束吏舍”,点明了诗人长期在官署任职,生活被束缚。接着“所向困局迫”表达了在官场中的种种限制和压力。诗人通过“出郊兹晨始”和“豁若樊笼释”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离开官署后心情的解放和自由感,如同从囚笼中解脱出来一般。

“望山怀故栖,遵途感新陌”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新旅程的感慨。他回望山峦,心中涌起对往日居所的怀念;踏上新的道路,又感到了对未知的探索和适应。

“回首魏阙高,尘沙黯将夕”描绘了诗人回望官署,看到的是高耸的建筑和即将降临的黄昏,暗示了对过去生活的告别和对未来的期待。接下来“微躯堕世罟,拮据事行役”表达了诗人作为个体在社会中的挣扎和忙碌,生活如同落入了社会的网中,难以摆脱。

“岂无四方志,悲与亲爱隔”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志向的追求,以及与亲人朋友分离的悲伤。这句表达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旷寂均苦乐,浮生安所择”则体现了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认为无论是旷野还是寂静,都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无法选择。这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最后,“起灭情无端,沉思莫能掷”表达了诗人对情感的无常和难以把握的感慨,以及深沉的思考。这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到旅途的心理变化,以及对人生、理想、亲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霨
朝代:清

(1625—1684)清直隶高阳人,字景霱,别字台书,号坦园,又号据梧居士。顺治三年进士。十五年,任秘书院大学士,历东阁、弘文院、保和殿,前后凡二十七年,为顺治、康熙二帝所倚重。参与平定三藩机密,力赞施琅在台湾设官镇守之议。卒谥文勤。有《心远堂诗集》等。
猜你喜欢

乱后和刘文伯郊行

斜日照荒野,乱山横白云。

到家成远客,访旧指新坟。

战地冤魂语,空村画角闻。

相看皆堕泪,风叶自纷纷。

(0)

秋夜读道德经

一夜携秋至,虫声向暝归。

暑消青琐闼,气爽白蕉衣。

烧烛差堪近,摊书愿不违。

同尘思老氏,此道未云非。

(0)

揭子宣过访

奇人曰揭暄,健翮耻飞翻。

斫地把三尺,写天能万言。

好风吹草屩,细雨到柴门。

高论知何极,相倾只酒尊。

(0)

浒墅关晓行

吴关迷曙色,已挂一帆风。

淡月临清霭,平波映碧空。

鸡鸣茅屋里,人语画船中。

极目长天望,朝云绕树红。

(0)

佛手柑

金色曾传授记年,好从清苦味真诠。

如何有手多相似,不及天龙一指禅。

(0)

牛首次黄自先别驾壁上韵

何处登临胜,清秋天阙间。

半林黄叶路,一带夕阳山。

帆过江仍静,云归衲更闲。

此中宜对月,梯好不须攀。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窦庠 毛伯温 阎尔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