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书院戚先生,纶也名孙侍从臣。
文物相传今几叶,又开讲席淑来人。
睢阳书院戚先生,纶也名孙侍从臣。
文物相传今几叶,又开讲席淑来人。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牟巘所作,名为《送戚性传》。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描述戚先生在书院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对其学术讲授的期待与赞美,表达了对朋友学术成就的肯定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祝福。
首句“睢阳书院戚先生”直接点出诗歌的主角,是在睢阳书院担任要职的戚先生。"纶也名孙侍从臣"则是对其人品或官位的一种描绘,通过名字和身份加深了读者对戚先生的印象。
接下来的“文物相传今几叶”展示了书院承载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又开讲席淑来人”则表明戚先生即将开始新的学术讲授,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人士前来学习。这里的"淑来"一词特别耐人寻味,它既形容了学生们的品德,也反映出戚先生教导的魅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通过对书院生活和学术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文化传承与知识分享的氛围。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情谊和对学问的尊重。
凉生秋早。正七夕才过,清湖日晓。
白苎衣轻,青藜杖稳,林下又添一老。
从教岁月优游,休管江湖廊庙。
任傍人、说束帛重征,蒲轮再召。表表。
羡龙驹,海鹤精神,屹立如嵩少。
春酒开筵,锦袍归里,增得寿星光耀。
况是功名到手,满眼向平愿了。
但醉来、对葛岭天高,鹅峰月小。
南极老人,龟鹤鹿、都是长生之物。
范取精镠成妙质,罗列锦屏东壁。
朱李沉冰,红桃绚日,瓜剖雕盘雪。
黄金爵驻,寿山千仞高杰。
玳筵水陆交陈,银烛瑶觞,满座笙歌发。
帘动水晶风乍入,不觉炎氛销灭。
杯饮长春,堂开初寿,乌帽笼玄发。
佳辰欢对,凤楼东畔凉月。
屡疏求闲,殊恩优老,昼锦还乡。
看晓日都门,秋云锦席,楼船未发,冠盖相望。
白首乌纱,绯袍玉带,却笑神仙是渺茫。
归途好,览楼台北固,箫鼓钱塘。君家庆泽深长。
喜金榜、相传四世芳。
况春省贤郎,玉堂少弟,声名并起事方张。
乌石岩头,金鳌谷口,此地宜开绿野堂。
高斋卧,有三竿红日,一曲沧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