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何处访禅关,袅袅钟声碧落间。
一水乍寒金锁色,千峰不老白云颜。
日高众壑僧初起,树挂飞湍客许攀。
堪笑风尘行役者,几时归计得青山。
扁舟何处访禅关,袅袅钟声碧落间。
一水乍寒金锁色,千峰不老白云颜。
日高众壑僧初起,树挂飞湍客许攀。
堪笑风尘行役者,几时归计得青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水画卷。诗人乘着扁舟,探访禅关,耳边传来袅袅的钟声,悠扬在碧蓝的天空之中。水面上泛着微微的寒意,金色的光泽仿佛被锁住,而千峰之上,白云缭绕,不随时间老去,展现出一种永恒的美。
日光逐渐升高,山间的谷壑中,僧人们才开始醒来,他们的生活与外界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树木上挂着瀑布,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待着旅人前来攀登,探索这神秘的世界。
最后,诗人以一句“堪笑风尘行役者,几时归计得青山”收尾,表达了对那些奔波于尘世、追求名利之人的讽刺,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渴望,希望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归隐山林,享受那份宁静与自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