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秋水一孤帆,万里西风冷布衫。
不是南州无下榻,青山生计托长镵。
大江秋水一孤帆,万里西风冷布衫。
不是南州无下榻,青山生计托长镵。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发豫章》描绘了一幅秋天江边的离别景象。首句“大江秋水一孤帆”以宏大开阔的背景,展现了一叶孤舟在秋水潺潺的大江中独自前行,营造出寂寥而壮丽的意境。"万里西风冷布衫"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寒风吹过,旅人的布衫更显单薄,寓含了诗人旅途的艰辛与心境的落寞。
后两句“不是南州无下榻,青山生计托长镵”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无奈。他并非没有在南方州郡的落脚之处,而是选择寄情于青山,以农耕为生,暗示了他对仕途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长镵(农具)在这里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坚韧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秋水孤帆、西风冷衫的意象,以及对青山生活的选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坚韧与淡泊,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度岁尘沙汩没中,乍趋闲旷意何穷。
孤丛晚秀霜菊净,脱叶已疏山杮红。
马恃赐闲缰不胜,雁知王命信常通。
功名成处非人力,到手先令玉盏空。
君不见天随有宅松江曲,屋隙墙阴多杞菊。
课儿采掇入杯盘,匕箸芳香胜粱肉。
又不见坡公昔佩刺史符,宾客少至无与娱。
偶餐杞菊作后赋,扪腹噎呕犹轩渠。
散人枯肠真食杞,居士戏笔聊尔耳。
胶西自古号侯邦,斋厨纵乏宁需此。
我今作掾长苦饥,一区不异耕田时。
太仓红腐才五斗,举家食粥宁忍炊。
颓城草木迷荒榭,绿颖芳苕罗舍下。
官閒撷取芼春羹,未棘未莎皆不赦。
三年享此似无餍,二者谁云不可兼。
行趣归装耕谷口,此物犹堪馌南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