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庙端非岩壑姿,慵庵未是可慵时。
浮荣故自无心向,素抱其如有己知。
天上要途终一武,江南绝景已千诗。
欲从远祖赤松子,小待功成亦未迟。
廊庙端非岩壑姿,慵庵未是可慵时。
浮荣故自无心向,素抱其如有己知。
天上要途终一武,江南绝景已千诗。
欲从远祖赤松子,小待功成亦未迟。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次韵送张文焕(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功成名就的态度,以及对远祖赤松子的怀念和追随之心。
"廊庙端非岩壑姿,慵庵未是可慵时。"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不为物累的情境。诗人并不羡慕那些宏伟的建筑或深邃的山谷,也没有闲适之心投入到佛教的庵宇中,因为这不是他所追求的。
"浮荣故自无心向,素抱其如有己知。" 表示诗人对名利地位并无兴趣,他的心中早已有自己的抱负和追求,这些都是内心的理解,不需要外界的认可。
"天上要途终一武,江南绝景已千诗。" 这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观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天上的星辰轨迹终究是一种壮丽,而江南美景则激发了无数诗人的灵感,留下了成千上万首诗篇。
"欲从远祖赤松子,小待功成亦未迟。"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祖赤松子的向往,以及对于个人的修炼和事业成功的耐心等待。赤松子是道教传说中的一位得道之人,象征着长生不老的境界。诗人希望能跟随这样的精神导师,而他的个人成就也即将到来,并非耽误。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名利与内心追求,以及自然美景与文学创作,展示了诗人对于个人的修养和事业成功的看法。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淡定从容、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
凉天有佳月,何须问盈亏。
彼美黄金花,亦自满东篱。
我归南山秋,从此当乐之。
开园整旧蹊,世事真若遗。
迤逦得闲趣,款曲知情怡。
鸥鹭或时下,可使机心疑。
向来宦江海,自缚曾谁鞿。
客来相劳苦,一觞聊共持。
休去便当已,宜佩渊明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