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雷轰落客航,忽惊除夕在淮阳。
满前景物都春意,到处笙歌沸画堂。
把酒不知谁是伴,思家惟有梦还乡。
年光忍见须臾尽,只恐明朝鬓欲霜。
爆竹雷轰落客航,忽惊除夕在淮阳。
满前景物都春意,到处笙歌沸画堂。
把酒不知谁是伴,思家惟有梦还乡。
年光忍见须臾尽,只恐明朝鬓欲霜。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夜泊舟于淮安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和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爆竹雷轰落客航”,以“爆竹”象征新年的到来,用“雷轰”形容其声响之大,生动地展现了辞旧迎新的热烈气氛。接着,“忽惊除夕在淮阳”一句,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他乡,即将迎来新的一年,这种时空交错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感慨。
“满前景物都春意,到处笙歌沸画堂。”这两句描绘了除夕之夜的热闹景象,无论是自然界的景色还是人们欢聚一堂的场景,都洋溢着春天般的生机与欢乐。然而,这样的欢乐并未让诗人感到轻松,反而引发了更深的思乡之情。
“把酒不知谁是伴,思家惟有梦还乡。”诗人独自饮酒,却找不到可以共饮之人,只能在梦中回到家乡,表达了强烈的思乡情绪。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同身受,仿佛能听到诗人的叹息声。
最后,“年光忍见须臾尽,只恐明朝鬓欲霜。”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害怕新年到来时自己已老去,这种对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丰富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除夕之夜在异乡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新年的期待,又有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绣衣乘青骢,矫矫气如龙。
霜蹄振山岳,踏躞生秋风。
问君何所如,直指湖西东。
问君何所事,皇命肃清戎。
戎籍亦已繁,号声上通天。
仍闻父老叹,逃亡尚未还。
室有新寡妇,膝有新孤孱。
何当见使君,长跪告此冤。
老子擎天手。到年来、婆娑风月,无心圭卣。
绣佛长斋隐人海,万事秕糠尘垢。
但甘为、哀鸿奔走。
酒肉朱门道旁骨,为郎君、积德求佳偶。
宾欲醉,筵无有。桃花流水春深后。
见新人、心肠菩萨,同符君舅。
玉镜台前青绫幛,昧旦双双上寿。
更准备、催妆几首。
织就天孙宫样锦,问而翁、被得苍生否。
君子曰,众人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