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不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这首诗是陶渊明的《挽歌》,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切的哀思和不舍。诗中的情感真挚,语言典雅。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开篇即以哀伤之情,通过旧宅的联想,抒发了对逝者的哀痛,泪水随之而来,心中的哀愁如同断线的珠子一般,一颗颗落下。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诗人自问自己的哀伤是为了谁,答案是那已经离去的人,虽然他们在深远的地府,但在诗人的心中,他们依然被深深怀念着。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这里讲述了逝者生前与自己一同穿上礼服,一起参与各种仪式和活动,恩爱如同亲兄弟一样深厚。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逝者的生命终结之际,与诗人紧紧握手的场景,使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哀思,那份离别之痛,是如此地令人难以承受。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匆匆和生命的脆弱,无论是多么短暂的相聚都无法避免最终的离别,即使是高山也无法阻挡时间的流逝。
"慈母沉哀疚,二胤才数龄",诗人忆念的是逝者的慈爱母亲,她的心中充满了哀伤,而逝者在世时年纪尚幼,未能享受更多父母之爱。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这两句描绘了逝者的灵堂变得空旷,只是在清晨和傍晚才会有人前来哭祭,这份孤寂与冷清,是对逝者最深的哀思。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在这片曾经欢笑玩耍的地方,现在只剩下了落叶堆积,一些野草也开始在庭院中生长,这一切都让人感到无限的凄凉。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家中的台阶和庭院现在空旷,只留下逝者曾经行走过的痕迹,而园林里则充满了诗人的哀思。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这是对逝者的生命最终离去的描写,如同幻影一样消散,不再有任何形式的存在。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不忍心离开逝者曾经居住的地方,每一步都迟疑着,而内心的哀伤却是如此地充满和强烈。
至人发兴真卓诡,以画喻石石喻水。
埋盆激水写离堆,坐揽岷峨五千里。
岷峨到眼归不得,海上石芝行可食。
鹤峰雪流舞阶砌,高斋法供无消息。
阎浮一沤身一叶,嗟石与人谁主客,奇章平泉真大惑。
不见北齐冢中石,去入谁家作阶墄。
张侯也是好事人,藏此纸本如奇珍。
岂会东坡思两孙,意亦故山聊心存。
平山堂下君家园,树石幽好泉娟娟。
何时宦成归林泉,百株石林对洼尊,仇池九华安足论。
道人心如水镜寒,笑视尘海空迷漫。
忽逢童子掷瓦砾,清泠不觉生微澜。
异时佛杖何住著,四海飘飖一行脚。
闲田招客谁使令,坐遣天机落禅缚。
世无姬文化斗争,虞芮几时来质成。
拂衣长啸八云去,污渠蚊蚋徒纵横。
君不见趯瓶倒钵古坛主,田与上人安所取。
纤埃不著一物无,请更从师下转语。
良辰偕胜侣,振策纡游行。
缅兹丘中赏,遂我物外情。
层台一眺望,风物萧以清。
石莲花共色,潭镜影孤明。
野赤日气炯,岩翠秋烟生。
高岩阻羲驾,古洞閟元灵。
绿叠嶂如摺,风余泉尚声。
读书怀韩子,令我仰遗型。
往规感昔泯,余胜与今并。
安能释尘鞅,相与乐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