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山》
《秋山》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

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

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

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

(0)
翻译
山色映衬着晴朗的云朵,云和山难以分辨彼此。
寒冷的树林格外寂静疏散,清新的气息自然弥漫。
必定有隐居山林的士人,与麋鹿相伴在群体中。
有人手持弓箭探访山谷,又有谁能听到这上方的呼唤?
注释
山色:山的颜色或景色。
晴云:晴朗的云朵。
莫分:难以分辨。
寒林:寒冷的树林。
迥萧散:格外寂静疏散。
氤氲:烟雾弥漫,此处形容清新的气息。
丘园士:隐居山林的士人。
麋鹿群:与麋鹿为伴的群体。
弓旌:持弓箭的人,象征访寻者。
岩谷:山谷。
上方:高处,可能指神仙或隐居之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色图景。开篇“山色带晴云,云山远莫分”表达了诗人对秋山迷人的色彩和层次感的欣赏,这些色彩与天空相融,不可分割。接下来,“寒林迥萧散,秀气自氤氲”则描绘出树木在秋风中的摇曳姿态,以及这种自然景象所散发出的清新之气。

诗人随后引入了人物——“定有丘园士,彼同麋鹿群”,这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向往。这里的“丘园士”指的是那些选择退隐山林,以此自娱自乐的人们,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如同麋鹿一般自由自在。

最后,“弓旌访岩谷,谁为上方闻”则表现出诗人对这些隐逸之士的探寻和向往。"弓旌"通常指的是古代用以标识官位或军队的旗帜,这里可能暗指诗人希望能够发现那些隐藏在山谷中的智者。而“谁为上方闻”则是在问,究竟是谁能够传达这些隐逸之士的高尚理念给更广阔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追求。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横吹曲辞.关山月二首·其二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胡笳在何处?

半夜起边声。

(0)

前相国赞皇公早葺平泉山居暂还憩旋起赴诏命作镇浙右辄抒怀赋四言诗十四首奉寄·其四

我力或屈,我躬莫污。三黜如饴,三起惟惧。

再宾为宠,一麾为饫。昔在治繁,常思归去。

今则合契,行斯中虑。

(0)

奉和大梁相公送人二首·其二

北津杨柳迎烟绿,南岸阑干映水红。

君到襄阳渡江处,始应回首忆羊公。

(0)

古意

重锦化为泥,剪刀误人事。

夜裁远道书,剪破相思字。

妾心不自信,远道终难寄。

客心固多疑,肯信非人意。

万里不言远,归书长相次。

可即由此书,空房□忌讳。

(0)

上阳宫月

水北宫城夜柝严,宫西新月影纤纤。

受环花幌小开镜,移烛瑶房皆捲帘。

学织机边娥影静,拜新衣上露华沾。

合裁班扇思行幸,愿托凉风箧笥嫌。

(0)

剪綵花

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

蝶犹迷剪翠,人岂辨裁红。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