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瓜期犹渺渺。羡子征鞍,去上长安道。
到得故园春正好。桃腮杏脸迎门笑。
闻道难兄登显要。雁字云霄,花萼应同调。
旧恨新愁须拼了。功名趁取方年少。
屈指瓜期犹渺渺。羡子征鞍,去上长安道。
到得故园春正好。桃腮杏脸迎门笑。
闻道难兄登显要。雁字云霄,花萼应同调。
旧恨新愁须拼了。功名趁取方年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春天离开长沙,返回家乡的场景。开篇“屈指瓜期犹渺渺”表达了时间飞逝,岁月匆匆,而自己却仍未有所成就的感慨。“羡子征鞍,去上长安道”则表明诗人对那位已成功踏上仕途的朋友心存羡慕之情,并且朋友即将前往长安,这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到得故园春正好”描绘了一种归乡的心境,春天的美丽景色与内心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桃腮杏脸迎门笑”则是对家乡美好的描述,用桃腮和杏脸来形容女性的美貌,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爱之人的温暖接待,或者是对故土的一种理想化描绘。
“闻道难兄登显要”表明诗人得知朋友即将升迁显赫的职位,而自己却仍在低微的位置。“雁字云霄,花萼应同调”则是用来形容朋友的书信或消息如同天上的大雁一样传递着信息,而“花萼”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文学创作,与朋友的书信相呼应,表现出两人的情谊和艺术的共鸣。
最后,“旧恨新愁须拼了。功名趁取方年少”是诗人对自己未来的决心和期望。在感慨往昔之恨和当前之忧的同时,他意识到要在年轻时抓住成就功名的机会,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朋友升迁和个人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