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薄晕点明光,度幕穿帘恁底狂。
便得沾泥愁雨打,正因无柱怨天长。
朦胧往迹迷青琐,撩乱浮情匝玉塘。
却有一般堪爱处,不曾惊起睡鸳鸯。
星星薄晕点明光,度幕穿帘恁底狂。
便得沾泥愁雨打,正因无柱怨天长。
朦胧往迹迷青琐,撩乱浮情匝玉塘。
却有一般堪爱处,不曾惊起睡鸳鸯。
这首诗以杨花为题,描绘了杨花在春日里的飘逸与无奈。首联“星星薄晕点明光,度幕穿帘恁底狂”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杨花在晨光中轻盈飞舞的情景,仿佛它们在幕帘之间自由穿梭,展现出一种不受拘束的狂放之美。颔联“便得沾泥愁雨打,正因无柱怨天长”则通过杨花沾上泥土后担忧被雨水打落,以及在空中无依无靠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对杨花命运的同情和感慨。
颈联“朦胧往迹迷青琐,撩乱浮情匝玉塘”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杨花的飘零比作迷失方向的行者,在青琐(可能象征着规则或秩序)中找不到归宿,而在玉塘(可能象征着纯洁或理想之地)中又显得浮躁不安。尾联“却有一般堪爱处,不曾惊起睡鸳鸯”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发现了杨花虽有其哀愁与无奈,但也有其独特的美丽之处,那就是它未曾惊扰到正在甜蜜梦乡中的鸳鸯,这或许是对生命中和谐与平静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杨花这一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身的美丽与脆弱,更蕴含了对人生境遇、社会规则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
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
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由来病根浅,易见药功成。
晓日杵臼静,凉风衣服轻。
犹疑少气力,渐觉有心情。
独倚红藤杖,时时阶上行。
山水佳新霁,南楼玩初旭。
夜来枝半红,雨后洲全绿。
四运相终始,万形纷代续。
适临青草湖,再变黄莺曲。
地穴穿东武,江流下西蜀。
歌闻枉渚邅,舞见长沙促。
心阻意徒驰,神和生自足。
白发悲上春,知常谢先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