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山中寺》
《宿山中寺》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寄宿深山寺,惟逢老病僧。

风吹几世树,云暗暮秋灯。

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

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

(0)
翻译
寄宿在深山里的寺庙,只遇见年迈多病的老僧。
风儿吹过无数代的古树,暮色中昏暗的灯光映照着秋天的云层。
闭眼忘却尘世烦恼,深入禅修达到高境界。
明天早晨我将返回世俗之路,不知如何才能割舍对南行的留恋。
注释
寄宿:居住。
深山寺:偏远的寺庙。
惟:只有。
老病僧:年老且疾病缠身的僧人。
风吹:风拂过。
几世树:历经数代的树木。
云暗:云层昏暗。
暮秋灯:秋末的灯火。
瞑目:闭目。
忘尘虑:忘却世俗忧虑。
谈空:谈论佛理。
上乘:佛教修行的极高境界。
明晨:明天早晨。
返:返回。
名路:世俗的道路。
何计:如何打算。
恋南能:对南方的留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者寄宿深山寺的景象和心境。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相结合,展现了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主题。

"风吹几世树"一句,通过风的吹动和古老的树木,传达了一种时间的长久和生命的轮回。紧接着的"云暗暮秋灯"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诗人在这宁静中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接下来的两句"瞑目忘尘虑,谈空入上乘"表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闭上眼睛,便是对外界尘世的暂时放弃;而"谈空"则是一种禅意,指的是与僧侣讨论佛法中的空性概念,这里的"上乘"意味着高深的修行境界。

最后两句"明晨返名路,何计恋南能"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回归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似乎在询问自己,对于那条熟知的道路(名路),以及是否还需要留恋于某种能力或才华(南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精神追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以及面对生活时的沉思与抉择。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忆钱春塘

识面论心已半生,买山无计得同盟。

行藏为是关天理,会聚因难遂客情。

月户评春花影澹,风廊逃暑竹声清。

安舲何日来城角,细举前吟为再赓。

(0)

寿毛荷塘

尝于劝耕日,杯酒祝骚人。

年与我俱老,友惟君最仁。

种莲知性静,吟草见天真。

处世安如此,鬓毛应耐春。

(0)

山中

自入山中二十年,抗尘有道即为仙。

差科难到耽闲地,种穫因无负郭田。

细事亦参齐物论,大还长勘娱真篇。

诗成不敢题崖石,怕有江湖姓字传。

(0)

读淮阴侯传

必得真王乃镇齐,假王虽有亦奚为。

区区吕姥何能尔,自是将军不三思。

(0)

和祖择之学士袁州庆丰堂十咏·其三

穷谷寓形久,惭无问俗方。

文章古刺史,今昔窃馀光。

(0)

谒姜相坟次邓经略韵

欲将兴废问洪钧,来谒孤坟独怆神。

千载高风馀凛凛,一池秋水自粼粼。

门前帆影来天际,林杪钟声落海滨。

此道寥寥今复振,不应渔水是东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