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于残漏一登楼,似水银河宿雨收。
得月最难如此夜,多愁终古不宜秋。
仍望云气思人海,自向星辰问斗牛。
寂寂千山烽火后,不逢南雁话离忧。
独于残漏一登楼,似水银河宿雨收。
得月最难如此夜,多愁终古不宜秋。
仍望云气思人海,自向星辰问斗牛。
寂寂千山烽火后,不逢南雁话离忧。
这首清代杨浚的《雨后观月》描绘了诗人雨后登楼赏月的情景。首句“独于残漏一登楼”展现了诗人独自在深夜时分,趁着漏壶滴水声的间隙上楼赏月,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似水银河宿雨收"则比喻雨后的月光如银河般清澈,暗示着雨后的宁静和月色的皎洁。
接下来,“得月最难如此夜”表达了诗人对这难得的赏月良宵的珍视,认为这样的夜晚月亮最为明亮。“多愁终古不宜秋”则借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绪,暗示了他可能有着深深的思虑或离别之苦。
“仍望云气思人海,自向星辰问斗牛”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他望着云气,仿佛在寻找远方的人,向星空的斗牛星座寻求答案,表现出他的孤独与思考。最后,“寂寂千山烽火后,不逢南雁话离忧”以战争后的寂静和南雁未至,寓言了战乱后的离散,以及诗人无法与友人倾诉离别之愁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雨后观月的独特感受,以及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离愁别绪。
东坡先生人中龙,才高屡被群小攻。
遭谗近谪齐安东,渔樵混迹忘显融。
岂以得丧留心胸,吊古惟访前代踪。
两游赤壁当秋冬,扁舟泛泛波溶溶。
东山月出来清风,举酒属客谈从容。
缅怀公瑾真英雄,破敌于此成奇功。
老瞒胆落摧兵锋,烟尘涨天烈火红。
楼橹灰灭须臾中,故垒回首生蒿蓬。
运去物改世不同,沉沙遗戟埋榛丛。
临流但见双崖穹,崖根下俯冯夷宫。
滔滔江汉仍朝宗,孙曹意气宁重逢。
千年往事付画工,兴亡割据俱已空,惟有两赋传无穷。
羡子翩翩世莫测,三十今犹隐乡国。
陈平非是困长贫,贾谊终当射奇策。
于今应暂赋闲居,钓水樵山心自娱。
甘旨时供二亲养,灯窗夜对一床书。
昨日公车召尊府,青云有官未曾补。
天涯岂但鞅掌劳,膝下惟知别离苦。
岁月蹉跎会面违,回头又复念重闱。
柴门落照迎归客,童稚升堂竞挽衣。
有才勿向山林老,功名在人须及早。
胡为寂寞环堵中,穷巷年年长秋草。
幽栖忘声利,抗志惟云泉。
澄神以内照,白首甘草玄。
既混钓耕侣,讵希冠盖贤。
魄化名未泯,尘凝榻尚悬。
服膺先民训,委顺安其天。
诔文太史述,遗经门人传。
息荫树绕屋,资生瓜在田。
掩棺谅靡憾,况乃获归全。
孔曾皆一辙,此理岂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