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今日暮,春恨此时长。
泉响过仙院,苔文蚀画墙。
庭馀一鸟啭,林剩几花香。
紫燕忙何事,衔泥向玉堂。
春光今日暮,春恨此时长。
泉响过仙院,苔文蚀画墙。
庭馀一鸟啭,林剩几花香。
紫燕忙何事,衔泥向玉堂。
这首《春暮即事》描绘了春天傍晚的景象,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春光今日暮”,点明了时间背景——春天的时光已接近尾声,暗示着一种稍纵即逝的美。接着,“春恨此时长”则表达了诗人对春日即将逝去的感伤之情,春之美好与短暂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泉响过仙院,苔文蚀画墙。”这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美的氛围。泉水潺潺,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穿过仙人的院落,给寂静的环境增添了几分生机。而苔藓在墙上留下的斑驳痕迹,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庭馀一鸟啭,林剩几花香。”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美好的对比。庭院中传来一只小鸟的鸣叫声,虽是孤独却显得格外清脆悦耳;而树林中残留的花香,虽不多却足以让人回味无穷。这既是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惋惜。
最后,“紫燕忙何事,衔泥向玉堂。”以紫燕忙碌衔泥筑巢的行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不息。它们似乎在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做准备,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与前文的感伤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整体而言,《春暮即事》通过对春日傍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侧身天地间,俯仰无一是。
既非祝鮀佞,又无宋朝美。
直道事世人,焉得不谗毁。
谗毁日以来,我心日以哀。
仰视双飞翼,引领空徘徊。
徘徊不能去,忽忽事多故。
往者不足论,来者亦何据。
知音不存我,兰苕伤白露。
已矣何所悲,且读渊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