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辰下第寄所知姚思孟》
《壬辰下第寄所知姚思孟》全文
明 / 郑廷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汉柳秦沟潞水春,长安依旧小郎新。

风云漫属僧繇壁,蹊径空回季路津。

陌上标旂斜度雨,里中车马暗生尘。

羁怀未问刘蕡事,且向中原寄此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郑廷鹄在壬辰年科举落第后,寄情于友人姚思孟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受。

首联“汉柳秦沟潞水春,长安依旧小郎新”以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开篇,将古老的汉柳、秦沟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与繁华依旧的长安城相映衬,暗示着诗人对过往辉煌与当前落败的不同心境。其中,“小郎新”一词,既是对长安城中年轻才子的赞美,也暗含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

颔联“风云漫属僧繇壁,蹊径空回季路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前句“风云漫属僧繇壁”,借用了南朝画家张僧繇的故事,象征着才华与机遇的错位,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未能得到施展的无奈与感慨。后句“蹊径空回季路津”,则通过孔子弟子子路的故事,强调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以及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难与挫折。

颈联“陌上标旂斜度雨,里中车马暗生尘”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尘土飞扬的景象,既是自然界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雨中的旗帜斜斜地飘扬,车马在尘土中穿梭,既表现了环境的恶劣,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尾联“羁怀未问刘蕡事,且向中原寄此身”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对科举失利的忧虑,选择暂时离开京城,寄居他处的心境。其中,“刘蕡事”可能是指唐代科举考试中的一个典故,用来比喻科举不顺,这里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逃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典故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低谷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更蕴含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郑廷鹄
朝代:明   字:元侍   号:一鹏   籍贯:琼山

郑廷鹄,字元侍,号一鹏,琼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郑廷鹄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猜你喜欢

纪志

读易四十载,玩心毫发间。

追寻千古派,流入五夫山。

述旨情徒切,劳生事不闲。

斯文天若佐,暂免缀朝班。

(0)

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其三

霜飞大野气凄清,日落荒村少客行。

投笔班超空食肉,登楼王粲独伤情。

海壖雨翳旌旗影,淮甸云埋鼓角声。

中夜起瞻天北极,鬓毛萧飒忆神京。

(0)

明月镜

神工铸明镜,持进嫦娥宫。

嫦娥羞鉴容,暮挂扶桑东。

浮云散天风,照耀九海空。

如何万丈光,泻入诗仙胸。

谈玄走银蟾,落笔惊彩虹。

掩却星斗文,孤辉天地中。

(0)

北山以雪窗墨兰竹石求题次韵

幽兰出楚畹,美竹自湘滨。

共友三生石,俱涵太古春。

山林空见相,冰雪老通神。

长作禅房供,毋令堕世尘。

(0)

采莲女

妾本鸳鸯湖上女,家在鸳鸯湖上住。

去年湖上采莲时,将身嫁作商人妇。

商人今年行不归,荷花欲语娇为谁。

閒看鸳鸯抛翠菂,颜色如花命如薏。

莲有藕兮藕有丝,郎君白面谁家儿。

水烟霏霏日催夕,解后相逢莫相忆。

(0)

景州

聊摄之东一千里,昔为青社太公履。

只今但有无棣沟,榆叶乱拥沙水流。

车行半夜草露湿,路傍土堠如人立。

丁当铎摇马不惊,黑天倒垂参昴星。

吾生百年浪自苦,悲笳一声残月吐。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