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必见知,已是渡淮迟。
路远飘零客,囊多绝妙诗。
早蝉何处听,归棹几时期。
到定陪吟宴,琼花惜过时。
高人必见知,已是渡淮迟。
路远飘零客,囊多绝妙诗。
早蝉何处听,归棹几时期。
到定陪吟宴,琼花惜过时。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留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首句“高人必见知,已是渡淮迟”说明诗人对朋友的敬仰与不舍,以及朋友已经过了重要的分界线——淮河。
接着,“路远飘零客,囊多绝妙诗”生动地描绘出远行者的孤独与漂泊,以及他们留下的珍贵诗篇。这些诗篇如同心中的宝贵囊物,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记录,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
“早蝉何处听,归棹几时期”则透露出一种急切和不舍的情绪。蝉鸣的声音常象征着季节更迭和时间流逝,诗人似乎在询问那归来的声音何时才能听到,同时也在探寻回归的期限。
最后,“到定陪吟宴,琼花惜过时”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这里的“定”可能指的是某个确定的地方或时间,而“陪吟宴”则是对未来的美好预期。而“琼花惜过时”则是对逝去美好的珍惜和留恋,表达了诗人不愿看到任何美好都随时间消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分展现了宋代词风的婉约与深长。
谁与招魂湘皋路。零落佩兰盈渚。
扬舲緤马,旧儃佪处。我思君,然疑作、断飙遇。
悬圃陈辞后,意悽楚。日夕灵修感,奈何许。
藉蕙肴芳,旋趁椒浆注。又冽泉倾,香芸吐。
白蜺婴茀,古今恨、一时诉。望修门,独醒意,但凝伫。
江水沈沈黑,夜猿苦。魂兮归来些,飒风雨。
马塍花事了,但持泪,问西泠。
信有美湖山,无聊瓶钵,倦眼难青。飘零。
水楼赋笔,要扁舟、一系暮年情。
才近要离冢侧,故人真个骑鲸。瑶京。何路问玄亭。
九辩总无灵。算浮生消与,功名抗疏,心事传经。
冥冥。夜台碎语,咽漂风、邻笛不成声。
泪眼尘笺未理,礼堂谁分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