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色桃花水,相望濯锦流。
跃浦疑珠出,依池似镜浮。
凌波衔落蕊,触饵避沈钩。
方游莲叶外,讵入武王舟。
漾色桃花水,相望濯锦流。
跃浦疑珠出,依池似镜浮。
凌波衔落蕊,触饵避沈钩。
方游莲叶外,讵入武王舟。
这首诗描绘了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生动场景,充满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鱼儿跃动的姿态与周围环境巧妙融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富有活力的画面。
首句“漾色桃花水”,以桃花水的色彩渲染了背景,暗示了春日的生机勃勃,为整个画面铺垫了温暖而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相望濯锦流”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清澈与美丽,仿佛是织锦般流动,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美感。
“跃浦疑珠出,依池似镜浮”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鱼儿跃出水面比作珍珠浮出,又比作镜子中的倒影,形象地展现了鱼儿在水中灵动的姿态,同时也突出了水体的清澈与平静。
“凌波衔落蕊,触饵避沈钩”则通过鱼儿的动作,展示了它们对自然界的敏感与适应能力,既体现了生命的智慧,也暗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方游莲叶外,讵入武王舟”两句,以鱼儿游离于莲叶之外,不踏入历史的舟船,寓意深远,既是对当下自然状态的赞美,也是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界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也蕴含了对生命智慧、自然法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听一曲、歌残金缕。沈沈帘幕,东风暗度。
閒门嫣红,万点惨无主。恹恹人病,弄得春光迟暮。
看九曲阑干,已无复流莺软语。
春去也、落花流水,毕竟春归何处。游丝横路。
那挽得韶华小住。
阅几番芳事飘零,又化作漫天飞絮。
晓梦画楼西,啼血谁怜杜宇。
蕞尔黄封,固犹是、轩辕遗族。
奈两大、胡元邻国,强陵弱肉。
巾帼独虑恢复志,朝廷忍受要盟辱。
惜么魔、世界化虫沙,战蛮触。蕉鹿梦,伊谁续。
南柯记,重翻曲。彼文人涉笔,感怀而作。
牖户无忘桑土彻,桃虫应念甹蜂毒。
慨黄民、醉梦未曾醒,从今觉。
身世如薸寄。被炎风、吹来此住,饱参凉意。
一桁虾须钩上未,人坐午阴疏际。
细检点、兰煤檀粹。
借取金貌薰最好,袅烟痕、篆作回文字。
蓦一阵,妙香递。潇潇夜雨声悽戾。
倚胡床、睡魔未隐,容心先碎。
海样深愁都搅起,赢得泛澜清泪。
只羡煞、买山引退。
筑个团瓢画可读,却此生长在清凉地。
胜今日,情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