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游丝树树穿。断肠柳色最连天。
春分偏为闷婵娟。
细雨自留金钿梦,野花偏衬玉骢烟。
暮霞飞尽月明边。
槛外游丝树树穿。断肠柳色最连天。
春分偏为闷婵娟。
细雨自留金钿梦,野花偏衬玉骢烟。
暮霞飞尽月明边。
这首明代沈宜修的《浣溪沙》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槛外游丝树树穿",诗人以游丝轻盈地穿过树梢,形象地展示了春风拂过的生机盎然。"断肠柳色最连天",则通过柳树的绵延不断,表达了诗人对春色无边的感叹,同时也暗含了离愁别绪。
"春分偏为闷婵娟",春分时节本应是春意盎然,但诗人却感到郁闷,婵娟(月亮)在此时也显得格外动人,似乎在加重诗人的感伤。接下来的两句,"细雨自留金钿梦,野花偏衬玉骢烟",通过细雨和野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金钿(女子的首饰)与玉骢(骏马)相映成趣,更显孤独与寂寥。
最后,"暮霞飞尽月明边",夕阳西下,暮色渐浓,唯有明亮的月光洒落,给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凄清之美。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分时节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与哀愁并存的独特韵味。
至人若浮云,会遇何有常。
有伟渊然子,早师赵元阳。
西游崆峒山,心迹两超越。
朝餐赤城霞,夜弄瀛海月。
瀛海几清浅,鲸波隔人烟。
楼船送童女,白日迷秦天。
伊谁秘灵机,颠倒凿玄窍。
相视乃无为,不言亦不笑。
问君此何之,颜色如桃花。
谷城访黄石,勾漏求丹砂。
我从昆崙归,秋鬓忽已雪。
安得骑青龙,相从叩真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