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室灵瞻曲突前,烛花璀璨篆炉烟。
郭生胎骨由来傲,不结人间炙手缘。
家室灵瞻曲突前,烛花璀璨篆炉烟。
郭生胎骨由来傲,不结人间炙手缘。
这首诗描绘了在腊月祭祀灶神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仪式的庄重。首句“家室灵瞻曲突前”,以“曲突”象征祭坛,暗示了对祖先和神灵的虔诚敬仰,营造出一种神圣而亲切的家庭氛围。接着,“烛花璀璨篆炉烟”一句,通过生动的视觉和嗅觉意象,描绘了祭典中蜡烛的光芒与香炉的烟雾交织的画面,渲染出节日的喜庆与祥和。
“郭生胎骨由来傲”,这里的“郭生”可能是指祭祀中的某位重要人物或代表,诗句表达了此人或物自始至终保持着高傲的姿态,或许象征着对传统习俗的坚守与尊重。最后一句“不结人间炙手缘”,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强调了与世无争、不求人情关系的高尚情操,体现了诗人对纯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更蕴含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美德的颂扬。
梦里骖鸾驭。
望蓬莱不远,翩然被风吹去。
吹到楚楼烟月上,不记人间何处。
但疑是、蓬壶别所。
缥缈霓裳天女队,奉一仙、满把流霞举。
如唤我,醉中舞醉醒梦觉知何许。
问潇湘今日,谁与主盟樽俎。
无限青春难老意,拟倩管弦寄与。
待新筑沙堤隐步。
万里云霄都历遍,却依前、流水桃源路。
留此笔,为君赋。
杏花杨柳,对东风染尽、一年春色。
弹压烟光三万顷,谁识清都仙伯。
夜泛银潢,手移星纬,飞堕从天阙。
御风乘兴,偶然身到乡国。
二年人乐升平,舞台歌榭,处处红牙拍。
寿酒千觞斟不尽,一醉何妨今夕。
更约明年,凤皇池上,去作称觞客。
梅花折得,赠君调鼎消息。
芙蓉开了,春未江梅透。
小小东风弄晴昼。
把万家和气,吹入笙歌,炉熏里,都与慈闱做寿。
黄堂今日贵,自著莱衣,捧劝金船十分酒。
愿从今,江海上,日日韶华桃李迳,总为人间种就。
但看取、天边老人星,有一点台星,共光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