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庭霜夜寒,落叶风自扫。
恍如南窗月,坐失西山道。
长安佳丽地,游子自枯槁。
人生家居乐,学稼苦不早。
衡门眼中见,归意满秋草。
夜长梦已尽,愁绝令人老。
虚庭霜夜寒,落叶风自扫。
恍如南窗月,坐失西山道。
长安佳丽地,游子自枯槁。
人生家居乐,学稼苦不早。
衡门眼中见,归意满秋草。
夜长梦已尽,愁绝令人老。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夜晚,庭院中霜寒弥漫,落叶随风自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仿佛在月光下冥想,思绪飘忽,似乎迷失了方向,联想到人生的归宿与追求。他感叹于长安这个繁华之地,游子们却因奔波劳碌而身心俱疲。
诗中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学稼(学习农耕)的感慨,认为人生应当享受家庭的快乐,不应过早投身于劳作之中。在衡门(简陋的门)的视角下,诗人表达了强烈的归家之意,秋草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内心的渴望。夜晚漫长,梦境消散,愁绪让人感到岁月无情,催人老去。
整体而言,这首《梦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屋头桑子红纂纂,一双饮啄桑阴煖。
绣颈斑斑相颉颃,此时不道恩情短。
春云淡荡生朝阴,尔雄聒聒啼高林。
岂意相呼即相逐,可怜同宿不同心。
嗟尔孤雌向何处,裴回□忍他枝去。
早识长情不见疑,托巢栖傍朝阳树。
桑叶阴阴日当午,桑下声声鸠逐妇。
喜即相呼怒即离,轻薄恩情付晴雨。
恨尔不见双鸳鸯,一双头白在回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