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晌闲缘借。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
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秋光取次披图画。
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堪潇洒。
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忍把。
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
残蝉肯共伤心话。问几见斜阳衰柳挂。
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
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
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
一晌闲缘借。便意行散缓,消愁聊且。
有花迎径曲,鸟呼林罅。秋光取次披图画。
恣远眺、登临台与榭。堪潇洒。
奈脉断征鸿,幽恨翻萦惹。忍把。
鬓丝影里,袖泪寒边,露草烟芜,付与杜牧狂吟,误作少年游冶。
残蝉肯共伤心话。问几见斜阳衰柳挂。
谁慰藉,到重阳,插菊携萸事真假。
酒更贳、更有约、东篱下。
怕蹉跎霜讯,梦沈人悄西风乍。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在秋日独自游园的情景,以闲适的心情欣赏自然景色,试图借此消解愁绪。"一晌闲缘借"表达了短暂的惬意时光。行径曲折处有花相迎,鸟鸣声穿林而过,秋光如画,登高远望,令人心旷神怡。然而,看到南飞的大雁触动了内心的离愁,使他感到孤独和哀伤。
词中提到的"鬓丝影里,袖泪寒边",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将自己比作杜牧,感叹岁月无情,误以为还能像少年般游冶。残蝉的叫声似乎能理解他的心事,夕阳下的衰柳则增添了凄凉气氛。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让作者反思生活的真伪,更添寂寥。
最后,词人担心时光匆匆,秋风吹过,梦境中的宁静被现实中的西风打破,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整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昔闻两溪水色异,苕清霅浑犹渭泾。
又闻发源自天目,悬高坠峻如建瓴。
日夜滚滚流不止,尽过白蘋红蓼汀。
流入太湖不复辨,挹之但闻鱼鳖腥。
堪笑人生亦如此,百年汲汲劳其形。
到头富贵亦何用,一卧泉下无由醒。
争似渔翁扁舟独往最脱洒,七十二峰相对长青青。
仙以静为道,佛以空为宗。
群动本皆静,万有体恒空。
服食迷静趣,仙道不可从。
宴息昧空性,佛理无由通。
或曰空静殊,斯言吾不庸。
空静即仙佛,得于此心中。
心乃佛仙质,仙佛心之容。
三法妙而一,吻焉归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