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痛通身浃五旬,茅堂长卧欲穿裀。
门前两径从青草,天际三间自白云。
驹隙光阴知可念,中和事业□无闻。
强书白鹿诸贤辈,好惜烟霞洞口春。
疾痛通身浃五旬,茅堂长卧欲穿裀。
门前两径从青草,天际三间自白云。
驹隙光阴知可念,中和事业□无闻。
强书白鹿诸贤辈,好惜烟霞洞口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病愈后的文人,对生活与理想的深沉思考。首联“疾痛通身浃五旬,茅堂长卧欲穿裀”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病痛之苦与卧床之久,通过“欲穿裀”的细节,生动地刻画出病榻上的孤独与无奈。
颔联“门前两径从青草,天际三间自白云”则转而描绘自然景象,门前小径被青草覆盖,天边三间屋舍隐于白云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颈联“驹隙光阴知可念,中和事业□无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理想追求的反思。驹隙光阴,比喻短暂的人生,引人深思;中和事业,可能指调和各种事物、达到和谐状态的理想追求,但似乎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或实现。
尾联“强书白鹿诸贤辈,好惜烟霞洞口春”则寄希望于未来的相遇与交流,期待能与贤者们共同珍惜这如烟霞般美好的时光,表达出对未来相聚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探讨,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