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烛金炉禁漏移,月轮初照万年枝。
造舟已似文王事,卜世应同八百期。
银烛金炉禁漏移,月轮初照万年枝。
造舟已似文王事,卜世应同八百期。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纳后夕侍宴又三绝(其二)》。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古典美感。
"银烛金炉禁漏移" 这一句,描绘的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氛。银烛指的是精致的蜡烛,金炉则是用于熏香或祭祀的器具,而“禁漏”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被禁止,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仪式或重要时刻的到来。"月轮初照万年枝" 则描绘了一幅月亮刚好升起,洒在古老树木上的景象。这里的“万年枝”指的是岁月悠久、历经沧桑的枝头。
"造舟已似文王事" 这句中,“造舟”可能是比喻着某种伟大的构想或计划,而“文王事”则是指西周初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姬昌(即后来的文王),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建功立业的向往。
"卜世应同八百期" 这句中的“卜世”可能意味着占卜或预测未来,而“应同八百期”则表达了一种长久和永恒的愿望,"八百期"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极其漫长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对光、影、香气等元素的描绘,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引用,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宏大氛围。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未来和永恒价值的追求与期待。
久爱吴兴客,来依道德藩。
旋师闻杕杜,归路忆轘辕。
旧佩苍玉在,新歌白芷繁。
今朝天地静,北望重飞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