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屧随风欲放颠。沧浪一曲共延缘。
梅新浥露宜临水,栝老禁霜莫问年。
凭画笔,写情筌。鬓丝禅榻费茶烟。
重来怕只南园树,能说当时已惘然。
步屧随风欲放颠。沧浪一曲共延缘。
梅新浥露宜临水,栝老禁霜莫问年。
凭画笔,写情筌。鬓丝禅榻费茶烟。
重来怕只南园树,能说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由叶恭绰创作于清末至近现代初,描绘了诗人多次游览沧浪亭的情景,以及对结草庵巨栝和书院红梅的深情赞美。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同时也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
首句“步屧随风欲放颠”,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漫步时的轻盈与自由,仿佛随着微风飘荡,心情愉悦而略带几分放纵。接着,“沧浪一曲共延缘”则将视线引向了蜿蜒的河流,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跃然纸上。
“梅新浥露宜临水,栝老禁霜莫问年”两句,分别描绘了梅花在清晨露珠的滋润下更加娇艳,以及老栝树在严霜中坚韧不拔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的赞叹与敬仰。
“凭画笔,写情筌。鬓丝禅榻费茶烟”则转而表达诗人希望通过绘画来捕捉这些美好瞬间,寄托情感。同时,鬓丝白发、禅榻静坐、茶烟袅袅的场景,又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最后,“重来怕只南园树,能说当时已惘然”两句,表达了诗人再次回访时,可能只有树木还保持着往日的模样,而人事已非的感慨。这种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伤,增添了诗歌的深度与韵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