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树知谁种,灯花凝不销。
何人知此意,有喜在明朝。
儿爱抄诗卷,童欢进酒瓢。
纱笼添护惜,莫要隙风摇。
火树知谁种,灯花凝不销。
何人知此意,有喜在明朝。
儿爱抄诗卷,童欢进酒瓢。
纱笼添护惜,莫要隙风摇。
这首诗名为《灯花》,作者是宋代诗人舒岳祥。诗中以“火树”和“灯花”为描绘对象,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灯火的明亮与温馨。"火树知谁种,灯花凝不销",这两句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未知播种者的赞美,以及对灯花持久燃烧的欣赏,暗示了希望与期待。
后两句"何人知此意,有喜在明朝",诗人提出疑问,又有深藏不露的喜悦之情,这种喜悦源于对明天的期盼,可能是对新的一天充满希望,也可能是对家庭团聚或某种佳事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儿爱抄诗卷,童欢进酒瓢",则转向了家庭的温馨场景,孩子们的喜爱和欢乐,增添了节日的气氛,抄写诗卷和举杯共饮,都体现了家庭的和睦与文化氛围。
最后,诗人提醒"纱笼添护惜,莫要隙风摇",表达了对灯花的呵护,希望微风吹过时,灯花能保持稳定,寓意生活中的美好事物需要精心呵护,才能长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灯花为线索,既描绘了节日景象,又寄寓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情趣和家国情怀。
幽谷泉声冷,鸟啼僧定深。
好花丛古砌,寒瀑发高岑。
游客陆鸿渐,居人支道林。
欲归青嶂去,临去复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