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
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
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
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
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
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开篇“悠悠干禄利,草草废渔樵”两句,通过对农夫渔樵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身世堪惆怅,风骚顿寂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以及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感受。
接着,“高秋期步野,积雨放趋朝”两句,通过秋天漫步和积雨后的清晨行走,展示了诗人的胸襟开阔和对自然的亲近。这些景象不仅是外在世界的写照,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最后,“得句如相忆,莎斋且见招”表达了诗人通过书写文字来寄托思念,以及希望通过文学作品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愿望。这里的“莎斋”可能指的是简陋的书房或是诗人的居所,而“且见招”则暗示了一种期待和召唤,彰显了诗人对精神寄托和情感交流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活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寂寞孤独却又满怀文学创作激情的情怀。
人生自古谁无死,盖世功名只如此。
丈夫事业在致君,要把香名照青史。
欺君卖国将谋身,谗言搆祸诛功臣。
身虽富贵国仅免,舍生取义为何人。
荒坟萧萧秋草歇,翁仲含羞向谁说。
君不见西湖之上岳王祠,常有游人拜忠节。
成汤至德同天壤,复向郊原祝罗网。
顿令禽鸟乐幽栖,嶰谷罗浮任来往。
林梢雪霁层阴开,众鸟忽送春声来。
云霄万里绝鹰隼,随意饮啄无惊猜。
君不见陇山鹦鹉居深麓,误入虞罗见羁束。
虽向雕笼置此身,丹荔金桃胜粱肉,不如尔辈花间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