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城阊阖九重开,歌舞諠哗六市来。
人物英雄龙虎地,笙箫清彻凤凰台。
喜看午夜十分月,不动春风半点埃。
坐对良宵无限兴,侍臣频进紫霞杯。
禁城阊阖九重开,歌舞諠哗六市来。
人物英雄龙虎地,笙箫清彻凤凰台。
喜看午夜十分月,不动春风半点埃。
坐对良宵无限兴,侍臣频进紫霞杯。
这首明代程通的《元宵》描绘了一幅繁华热闹的京城元宵景象。首句"禁城阊阖九重开"展现了宫门大开的盛况,显示出皇家的威严与节日的庆典气氛。"歌舞諠哗六市来"则生动描绘了市场和街巷中人们的欢歌笑语,一片喧嚣热闹。
"人物英雄龙虎地"运用象征手法,将京城比喻为英雄豪杰辈出之地,如同龙腾虎跃,充满活力。"笙箫清彻凤凰台"进一步渲染了音乐的悠扬,凤凰台上乐声飘荡,增添了节日的祥瑞之气。
"喜看午夜十分月"描绘了元宵之夜明亮的月光,"不动春风半点埃"则赞美了夜晚的宁静,没有一丝尘埃打扰这份清宁。"坐对良宵无限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夜晚的深深陶醉,"侍臣频进紫霞杯"则暗示了宫廷宴饮的欢乐场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既有皇家的华贵,又有民间的欢乐,展现了明朝时期元宵节的独特魅力。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
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海穷南徼尽,乡远北魂惊。
泣向文身国,悲看凿齿氓。
地偏多育蛊,风恶好相鲸。
余本岩栖客,悠哉慕玉京。
厚恩尝愿答,薄宦不祈成。
违隐乖求志,披荒为近名。
镜愁玄发改,心负紫芝荣。
运启中兴历,时逢外域清。
祗应保忠信,延促付神明。
羡子去东周,行行非旅游。
烟霄有兄弟,事业尽曹刘。
洛水清奔夏,嵩云白入秋。
来年遂鹏化,一举上瀛洲。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