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夜风雨忽作有感》
《元夜风雨忽作有感》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风风雨雨总无端,半夜晴光半夜寒。

天道岂因今日异,人情原在此中看。

当歌易散梁尘绕,过雨难教火树乾。

客去共愁红袖湿,鸡声长倚玉阑干。

(0)
鉴赏

这首诗《元夜风雨忽作有感》由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元宵之夜风雨突至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首联“风风雨雨总无端,半夜晴光半夜寒”以风雨无常的自然现象起笔,暗示人生的不可预测和变幻莫测。半夜的晴光与寒冷形成对比,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境遇的隐喻,暗示了美好与艰难并存的主题。

颔联“天道岂因今日异,人情原在此中看”则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天道与人情的思考。天道不因一时一地而改变,人情亦然,强调了宇宙法则与人性本质的恒定性。这一联揭示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与人类情感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颈联“当歌易散梁尘绕,过雨难教火树乾”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歌声比作能绕梁的余音,暗示了欢乐时光的短暂;将雨后难以使火树(可能指装饰或景观)完全干燥的情形,比喻为美好事物的不易持久。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美好瞬间易逝的感慨。

尾联“客去共愁红袖湿,鸡声长倚玉阑干”描绘了一幅离别后的凄凉场景。客人离去,留下的是主人的愁绪和湿润的衣袖,鸡鸣声在寂静的夜晚回荡,倚靠在玉栏杆上,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哀愁。这一联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孤独之感,深化了全诗的情感层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元宵之夜风雨突变的描绘,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自然、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同李前峰兵部赵竹里文学集侯氏东墅信宿二首·其一

十载谈经地,重来径已荒。

野花含宿雨,秋草上空墙。

客送新醅酒,楼悬旧卧床。

晓凉凭槛立,山色四苍苍。

(0)

馆课代此日不再得

秋夜一何永,北斗横西楼。

客子不能寐,揽衣起行游。

俯视清水波,到海无停流。

仰观明月光,四五忽如钩。

惊风飘白驹,岁事聿已遒。

夸夫逐荣宠,日夜将焉求。

志士营世业,常怀千岁忧。

鹪鹩抢榆枋,鸿鹄摩天游。

托心各有谓,谁能识所由。

大禹古贤圣,寸阴矢远谋。

千载谅吾师,努力追芳犹。

不然日月迈,老大将安尤。

慎旃怀令图,勿为达士羞。

(0)

门有万里客

翩翩紫骝马,宛宛黄金珰。

客从何方来,悲吟坐我堂。

客从江上来,言向长安路。

海水白波长,茫茫不可渡。

我有绿绮琴,为君鼓三行。

谁为胶与漆,谁为参与商。

索索复索索,送子长安陌。

借问云间人,何如山中客。

山中无所赠,手把青兰枝。

一握何足道,但感同心辞。

别君日以深,送君日以远。

安危在盛名,努力加餐饭。

(0)

玉城十景为侍御泾邑叶公赋·其五兰津望月

种竹聊依宛水头,栽花仍记瀫川游。

万家明月悬秋浦,千尺飞虹锁暮流。

(0)

送安头陀还兰阴作同少傅公四首·其四

六洞三山次第看,白云回望满长安。

何须更觅莲花藏,一代金轮属宰官。

(0)

梦弇园怀逸季茂才

极目娄江大海浔,弇园秋色梦中寻。

兴怀莫话兰亭序,玉树琅琊正满林。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