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雎》
《范雎》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范雎相秦倾九州,一言立断魏齐头。

世间祸故不可忽,箦中死尸能报雠。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àn
sòng / wángānshí

fànxiāngqínqīngjiǔzhōuyánduànwèitóu

shìjiānhuòzhōngshīnéngbàochóu

注释
范雎:指战国时期的政治家范雎,原名孙叔敖,因计谋得秦国重用。
秦:战国时期的秦国,后来统一六国的强大国家。
倾九州:形容范雎的影响力极大,能影响整个天下。
一言立断:一句话就能决定事情的结局。
魏齐:战国时期魏国的大臣,与范雎有恩怨。
祸故:灾难或不幸的事情。
忽:忽视,不重视。
箦中死尸:指在棺材中的死者,象征着冤魂。
报雠:报仇雪恨。
翻译
范雎在秦国担任丞相,影响力巨大,一句话就能决定魏国齐国的命运。
世间的灾祸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即使在棺材中的死者也能寻求复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对历史人物范雎的赞誉。诗中“范雎相秦倾九州”一句,指的是战国末年的著名谋士范雎辅佐秦昭王期间,通过巧妙的外交策略,使得秦国在短时间内并吞了多个诸侯国,从而确立了秦国在诸侯中的霸主地位。"一言立断魏齐头"则是形容范雎决策果敢,一句话就能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甚至可以影响到其他国家(如魏、齐)的命运。

接下来的“世间祸故不可忽”表达了历史上的恩怨不能轻视,它们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箦中死尸能报雠”则是说即便是被囚禁的人,尸身之上也能够昭示天下,以此来报复旧日的仇敌。

整首诗通过赞美范雎的智谋和果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英明决策的敬仰,以及对于历史恩怨不容忽视的深刻认识。王安石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对历史智慧的理解和尊重。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荆州怀古·其一

荆南自古帝王州,天堑长江据上游。

风土销馀三户俗,关河送尽六朝秋。

宝衣已化荒陵火,铁锁空沉逝水流。

世事茫茫多代谢,繁华依旧说沙头。

(0)

由长江埠至应城县

一层平壤一层冈,原隰龙鳞界井疆。

远岸云林俱入画,几家聚落自成庄。

浅黄叶迸杨枝嫩,水墨花开豆荚长。

道上人看前令尹,依依犹认旧时妆。

(0)

戒坛松歌

策蹇寻山冒残暑,食宿招提已四五。

仙嶂灵湫那得逢,枉使人畜挥汗雨。

精庐雕饰为檀越,佛衣陊剥见黄土。

佛法一线在戒坛,叩门先听松声寒。

横广平台五十步,穆穆护法排苍官。

墨云倒垂逾万斛,压折白石回阑干。

潮音震荡纤壒扫,气象已足肃群顽。

矫如神龙下听去,赫若天王司当关。

十松庄慢皆异态,各各淩霄斗苍黛。

一株偃蹇甘独舞,不与群松论向背。

此树问年臆可知,开皇下迄耶律代。

门内白足鸣鼓钟,年年传法欺愚蒙。

何人饱食携坐具,享此万壑清凉风。

风动树开见山趾,帝畿浩浩穷百里。

长波如带抱坛来,历劫不枯桑乾水。

回望西山众精蓝,只如房蜂与穴蚁。

彼法开山信有人,善踞灵奇为栖止。

定知末法三千年,法终不灭松不死。

(0)

读史杂咏十首·其三

当涂既衰典午起,贼臣劝进纷如蚁。

就中曾有琅琊王,天寒叩冰冰跃鲤。

当时不肯拜晋王,今日公然屈膝矣。

荃蕙为茅鸾为鸮,谁道忠臣必孝子。

吁嗟乎,陈情令伯亦如此。

(0)

书事五首·其四

水陆军声羽檄纷,诏书特起故将军。

但闻巴蜀索军实,不见旌旗卷塞云。

胡骑数传边报急,秦庭可有哭声闻。

圣恩宽大惟行赏,敕赐金钱策战勋。

(0)

次韵赵次侯送行之作·其二

三百年来第一家,修篁古木静无哗。

先生东郭兼南郭,处士山涯又水涯。

好事每愁花易落,留宾不厌酒频赊。

梅颠绰有元龙气,尚恨窗棂面面遮。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