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园何必学于陵,吾事胸中有准程。
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
侍奉亲闱有馀乐,不惭宜弟更宜兄。
灌园何必学于陵,吾事胸中有准程。
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
侍奉亲闱有馀乐,不惭宜弟更宜兄。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孙应时所作,名为《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学问和事业有着自己的规划和目标,不需要模仿他人,而是在心中有所坚持和准则。这反映了作者独立不懈的个性和对自我要求的严格。
“三釜宦游甘寂寞,百年心迹定分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仕途生活的淡然态度,以及他对于自己一生的规划有着清晰的认识。这里的“三釜”可能指的是古代官员的俸禄,而“宦游”则是对仕途生涯的一种描绘。
“逍遥朱墨尘埃外,娱戏文章金石声”这两句展示了作者对于书写和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超越时空,留下不朽的声音。其中,“逍遥朱墨”形容的是文人墨客们在纸上舞动笔锋的情景,而“金石声”则比喻文章坚固持久,不易磨灭。
最后两句“侍奉亲闱有馀乐, 不惭宜弟更宜兄”表达了作者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和对兄弟姐妹的关爱。在这里,“侍奉亲闱”指的是侍奉父母的行为,而“不惭宜弟更宜兄”则是说自己不仅希望成为一个合格的弟弟,也要做一个值得骄傲的大哥。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作者对个人发展、家庭责任和文学追求的深刻思考。
昔在元世祖,分地王关中。
潜藩富才彦,一一皆夔龙。
谁欤任儒学,先正推许公。
沾濡布教雨,鼓舞振文风。
后来踵其轨,厥称萧与同。
发挥圣贤道,张生皇王功。
出处虽异致,德义非殊宗。
至今关辅间,教思蔼无穷。
前哲日云远,怅望吾焉从。
万物何总总,错糅两仪间。
人身亦一物,于何较媸妍。
古人有不朽,身后贵名传。
鸿勋勒惇史,奥学在崇编。
托兹以名世,庶用垂不刊。
孰知竹帛寿,不似金石坚。
夙予秉微尚,外慕俱弃捐。
独持方寸心,千载明月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