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古雄郡,山川何壮哉。
白河襟其右,圆流多洑洄。
野花夹岸红,中泓镜影开。
是时秋涨过,波声犹喧豗。
岂能驾虹桥,临渡且徘徊。
因知投鞭言,侈志祸之媒。
骈舟作舆梁,横陈榆柳材。
力作尔毋亟,匪为游观来。
密云古雄郡,山川何壮哉。
白河襟其右,圆流多洑洄。
野花夹岸红,中泓镜影开。
是时秋涨过,波声犹喧豗。
岂能驾虹桥,临渡且徘徊。
因知投鞭言,侈志祸之媒。
骈舟作舆梁,横陈榆柳材。
力作尔毋亟,匪为游观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临白河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沉思考。首句“密云古雄郡,山川何壮哉”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以“密云”、“古雄郡”点明地点,以“山川何壮哉”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叹。
接着,“白河襟其右,圆流多洑洄”两句,通过“白河”、“圆流”、“洑洄”等词,生动描绘了河流蜿蜒曲折、水流回旋的动态美,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魅力。
“野花夹岸红,中泓镜影开”则进一步渲染了河边的美丽景象,野花盛开,色彩斑斓,与清澈的河水相映成趣,仿佛一面镜子,映照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是时秋涨过,波声犹喧豗”描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自然变化,秋天的河水上涨,波涛汹涌,发出轰鸣之声,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岂能驾虹桥,临渡且徘徊”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却不能轻易跨越的遗憾,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因知投鞭言,侈志祸之媒”则是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引用“投鞭断流”的典故,警示人们过于奢侈的欲望可能导致祸患,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骈舟作舆梁,横陈榆柳材”描绘了船只排列如桥梁,榆柳木料横陈其间的场景,既展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力作尔毋亟,匪为游观来”最后两句,诗人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应谨慎行事,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应仅为观赏而为之,强调了行动的正当性和目的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东风九陌,记轻尘一骑,看花前度。
帽影鞭丝斜照里,旧梦几回飞絮。
碧社销魂,丛兰写怨,四月江南路。
先生归也,种成桃李如许。
笑我六上燕台,残红马足,冉冉催迟暮。
绿叶成阴芳事老,忍忆宋郎词句。
补屋牵萝,闭门锄菜,且作园林主。
小楼银烛,待君同听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