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王仲周所居牡丹花发因戏赠》
《闻王仲周所居牡丹花发因戏赠》全文
唐 / 武元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

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0)
翻译
听说庭院里的花在暮春时节开放了,长安的才子们都争相去欣赏。
花朵盛开又凋谢,却无人察觉,我想请问,这花的主人是谁呢?
注释
闻说:听说,听闻。
庭花:庭院中的花。
暮春:春季末期。
才子:指有才华的文人。
看须频:频繁地去看,形容兴趣浓厚。
无人见:没有人注意到。
借问:请问,询问。
何人:谁。
主人:此处指花的主人或庭院的主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春日庭园景象,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客易逝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牡丹花的观察,触发了对生活和主人的思考。

“闻说庭花发暮春”一句,设定了整个场景:春天即将过去,而庭院里的花朵依然盛开。这不仅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也预示着诗人可能感受到的孤独和被世俗遗忘的感觉。

“长安才子看须频”表明诗中所指的主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生活在繁华都市长安的人物。他经常来到这庭院,观赏花朵,或许是在寻找灵感或是为了享受片刻的宁静。这里的“须频”暗示了主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不断寻求。

然而,“花开花落无人见”一句,却带来了一种孤独和淡漠的情绪。在这座庭院中,花朵盛放又凋零,但却没有人来欣赏。这里蕴含着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最后,“借问何人是主人”则表达了诗人的困惑和探寻。这不仅是在询问庭院的实际所有者,更是在追问在这片刻静谧中,真正属于这个空间的人是谁。这里反映出诗人对主人的好奇,以及可能隐藏的情感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出了时间流逝、生命短暂和人类渴望永恒美好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属于和孤独的思考。

作者介绍
武元衡

武元衡
朝代:唐   字:伯苍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生辰:758―815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猜你喜欢

西林八景·其六喷珠泉

满地碎珠玑,向日腾光彩。

昨梦穷河源,天澄万星海。

(0)

九成台

韶阳太守台成日,玉局仙人海上归。

万籁尽如韶九奏,五云遥见凤双飞。

莲峰隔浦浮春色,武水澄波漾暖晖。

错把滕王江阁比,鸣鸾歌舞是邪非。

(0)

次杨子良催菊韵·其三

楚楚临阶菊,从知品第嘉。

程侯情最重,杨子兴偏赊。

金蝶归丝网,天鹅散雪花。

只宜摇落赏,难向艳阳誇。

(0)

溽暑作古意六首·其五

困多病不如,尘生风自卷。

蕉心先雨开,菱花后时剪。

宿有锦字书,教儿枕头展。

(0)

题画八首·其二

群嶂绕溪青,晴来马足轻。

不辞山路远,随处听啼莺。

(0)

书寄郑二先辈

粤国佳人歌竹枝,吴航归客不胜悲。

送君别后秦楼月,尤见清光似昔时。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