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风兮不是幡,碧天云静月团团。
几多乞巧痴男女,犹向床头瓮里看。
不是风兮不是幡,碧天云静月团团。
几多乞巧痴男女,犹向床头瓮里看。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八首·其五》,是宋代僧人释师一所作。诗人以风幡为喻,描述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不是风兮不是幡",暗示并非真实的风在动,也不是幡在摇曳,而是月光映照下的静谧氛围。"碧天云静月团团",描绘了天空湛蓝,云朵静止,明亮的圆月挂在空中。接下来,诗人笔锋转向人间,"几多乞巧痴男女",点出在这个团圆之夜,人们沉浸在七夕乞巧的习俗中,尤其是那些痴情男女,他们还在床头的瓦罐(可能是指盛水的器皿)里寻找牛郎织女的影子,寄托对爱情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古代节日风俗与人们的情感世界。
流光如驶忽添孙,吏隐无忘报至尊。
结社当年捐我汝,论交屡世叶篪埙。
试啼敢谓非凡种,树德应知大尔门。
喜有群公霏玉屑,赠余荃芷并兰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