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
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
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
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蛮城中,与外界隔绝的孤独感,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首句“一住蛮城里,候禽无复宾”写出了诗人长期独居的寂寞,候鸟不再来访,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与世隔绝的状态。接着,“自看楚山月,相遇洞庭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即使是在孤独中,也能从自然中找到慰藉和美好。接下来的几句“乍恐依帆杳,初惊入耳新”表达了诗人对变化的敏感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转怜行断处,零落独沾巾”则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怜惜于行将结束的旅程,独自落泪,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白头岁月赞嬴踦,悔尽生平羽猎词。
生晚有天皆可问,处卑无地竟何悲。
周郎年少虚优世,姚合老人能咏诗。
饯尽流光足珍惜,庭阶花影日南移。
朝来不合闻乡语,顿触羁心变酸楚。
怪底多时赤火云,团团只照东南土。
客言来从故乡时,故乡农病嗟难支。
螟蟊遍野苗立尽,白画耕父行郊逵。
去年苗槁十存一,旱更兼蜚那堪说。
闻道蝗飞不渡江,于今遍地同虮虱。
连翅接尾不计千,冲过巨浪浮成国。
中逢芦洲忽飞散,顷刻千亩无芦田。
区区之苗讵禁啖,此物于人定何憾。
怪事惊呼百岁翁,东南何事遭天厌。
客请收泪无沾巾,听我一语为分陈。
我曹生世良幸耳,太平之日为饿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