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尔真成炼石才,突从平地吐崔巍。
流觞恰自兰亭出,瀑布如分雁荡来。
片玉挂空摇旭日,千珠蹙水沸春雷。
醉能醒我醒仍醉,一坐须倾一百杯。
得尔真成炼石才,突从平地吐崔巍。
流觞恰自兰亭出,瀑布如分雁荡来。
片玉挂空摇旭日,千珠蹙水沸春雷。
醉能醒我醒仍醉,一坐须倾一百杯。
此诗《咏徐园瀑布流觞处》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描绘了徐园中瀑布与流觞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
首句“得尔真成炼石才”,以“炼石”比喻瀑布,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与力量,仿佛是经过精心雕琢的天然艺术品。接着,“突从平地吐崔嵬”一句,通过“崔嵬”形容山峰的高耸,生动地展现了瀑布从平地喷涌而出的震撼场景。
“流觞恰自兰亭出”一句,借用了东晋文人聚会饮酒的典故“兰亭集会”,巧妙地将徐园的流觞活动与历史上的文化盛事相联系,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文化底蕴。“瀑布如分雁荡来”则将徐园的瀑布与著名的雁荡山瀑布相比较,进一步强调了瀑布的雄伟气势。
“片玉挂空摇旭日,千珠蹙水沸春雷”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瀑布比作挂在空中的玉片,随着阳光的照射而闪烁,又如同千颗珍珠在水中跳跃,发出春雷般的轰鸣声,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动态美和声音效果。
最后,“醉能醒我醒仍醉,一坐须倾一百杯”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无论是酒醉还是清醒,都难以割舍这份美景带来的愉悦。诗句中“一坐须倾一百杯”夸张地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景时的畅饮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徐园瀑布与流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和谐统一,以及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赞美。
破帽多情,布帆无羔,兴尽便寻溪转。
明月来时,浮云飞尽,千古翠屏宜晚。
桂棹阑桨,荷衣芰制,偏称药炉经卷。
看轻鸥、点破长烟,一望水连天远。
尝记得、雪满山阴,舟回剡曲,何必过门相见。
浩气难消,哀情谁会,万里碧空横剑。
一道虹桥,半天龙驾,尚忆幔亭开宴。
要长生、须出人间,未卜道缘深浅。
喜深惊密,试问滕神,有多少寒力。
如圆似莹,总疑是、满眼隋珠和璧。
五更书幌,早已觉、寒光穿隙。
料禽影波上渐稀,径里悄无行迹。
有人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
坡仙饮处,甚□然、不减醉翁宾客。
等闲评论,算柳絮、梨花非白。
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
等闲屈指,算今来古往,谁为英杰。
耳目聪明天赋予,怎肯虚生虚灭。
去燕来鸿,飞鸟走兔,世事何时歇。
风波境界,大川不用频涉。
踏遍万户千门,五湖四海,一样中秋月。
正面相看君记取,全体本来无缺。
空里非空,梦中真梦,莫对痴人说。
便须骑鹤,夜深朝礼金阙。
菊婢标名,凤仙题品,纷纷随处成丛。
甚玉钗浑小,宝髻微松。
依旧花分五彩,毗陵画、总付良工。
谁为伴,鸡冠染紫,雁阵来红。
玲珑。
英英秀质,多想是花神,翦彩铺茸。
却易分高下,难辨雌雄。
疑把守宫同捣,端可爱、深染春葱。
开还谢,从风乱飘,好上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