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省符上人》
《省符上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春秋一万八千字,不问吴人楚人事。

佛衣儒谈世已罕,节行又与其徒异。

往来扬州三十年,曾见华堂荆棘地。

独闻依旧坐焚香,尚把残编讨遗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gshàngrén
sòng / méiyáochén

chūnqiūwànqiānwènrénchǔrénshì

tánshìhǎnjiéxíngyòu

wǎngláiyángzhōusānshíniáncéngjiànhuátángjīng

wénjiùzuòfénxiāngshàngcánbiāntǎo

翻译
历经春秋长达一万八千个日子,不再关心吴国和楚国的纷争。
身披佛衣却谈论儒家学说的人已经很少见,他的品行又与常人不同。
他在扬州来往了三十年,曾目睹昔日繁华之地变为荒凉荆棘之地。
只听说他依然静坐燃香,研读残破的书籍,探寻先人的深意。
注释
春秋:指历史时期。
吴人:吴国的人。
佛衣儒谈:身着佛教僧侣服装却谈论儒家学问。
节行:品行。
徒异:与众不同。
华堂:豪华的大厅。
荆棘地:荒废、长满荆棘的地方。
依旧:仍然。
焚香:点燃香火。
残编:残破的书卷。
讨遗意:探究前人的思想或遗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省符上人》,主要通过对省符上人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方式。首句“春秋一万八千字”暗示了上人博学多识,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不问吴人楚人事”则体现了他超脱世俗,专注于内心修行的态度。

接下来,“佛衣儒谈世已罕”描述了上人身着僧侣服装却能深入儒家思想,这种罕见的结合显示出他的学识渊博和思想独立。“节行又与其徒异”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品行与众不同,不同于一般的僧侣。

诗中提到“往来扬州三十年”,暗示上人在扬州度过了一段长久的时间,见证了世事变迁。“曾见华堂荆棘地”暗指昔日繁华之地如今荒凉,寓意世事无常,而上人依然坚守内心,保持对佛法的执着。

最后两句“独闻依旧坐焚香,尚把残编讨遗意”描绘了上人独自静坐,焚香冥想,研读经书,寻找先贤遗留的精神旨意,展现出他对佛法的虔诚和对学问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赞扬了省符上人独特的学术修养、超脱的品格以及对佛法的坚定信念,体现了梅尧臣对高洁人格的敬仰。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咏三貂岭

叠壑重岩百状呈,淡、兰于此判疆城。

山深路自云中出,岭峻人从树杪行。

夹道花从风里馥,悬空水带石头鸣。

嵯峨几欲登天似,浓霭还多扑面生。

(0)

秋夜书怀·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

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

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0)

秋望感怀·其二

城南与城北,满目景苍凉。

村舍焚馀废,田园战后荒。

戒严多斥堠,伏衅惧萧墙。

不忍谈时事,西风易断肠。

(0)

香山海堤晚归

沙鸥翔集渚兰芬,千尺长堤傍水坟。

来往帆乘潮汐挂,高低田赖陌阡分。

波平落日徐沉海,风定孤烟直入云。

缭绕归途天渐晚,铿鲸百八已遥闻。

(0)

奉答树人师复用送别·其一

平生遭际话辛酸,感遇如公意一宽。

不孝原知无后大,厚施惟愧报恩难。

育麟方妙青囊贮,舞凤书珍墨宝看。

最是关情同骨肉,此行洵不负瞻韩。

(0)

晓发后垄道中·其二

问渡向芦洲,天空景更幽。

霞光明似晓,露气湛如秋。

极浦双帆定,孤村一笛愁。

行看红日上,晴色满溪楼。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