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
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
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
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傍晚时分返回禅寺的静谧景象。开篇"上方鸣夕磬,林下一僧还"两句,以清脆的磬声和僧人的归来,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初心的情境。"密行传人少,禅心对虎闲"则透露出僧人修行之路孤独而又宁静,甚至于与猛兽相处亦显得从容不迫。
中间两句"青松临古路,白月满寒山",通过古老的松树、悠长的古道以及清冷的月光和覆盖山峦的霜雪,渲染出一幅深远而静谧的画面。这里,自然景物与僧人的禅心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旧识窗前桂,经霜更待攀"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回味和对未来希望的执着。这里的"桂"不仅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更寓意着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即便是在严寒中,也要紧握不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僧人独特的心灵世界,以及对禅定生活的深刻体悟。同时,这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也折射出诗人的情感深度和精神追求。
淮上飞花正皓然,日车月御欲停鞭。
千形凛凛如无地,一片苍苍忽露天。
洞口似迷山路处,斗閒疑泛海槎年。
长瓢酒挹云泉酿,大轴诗题锦水笺。
僧舍手抔留煮茗,渔庵瓶贮借烹鲜。
喜馀稻糁投饥喙,惭乏绨袍赠冻肩。
白里好张红步障,猛中宜摆绛戎旃。
扫开寥廓凭风帚,抉去纷纭忆剑仙。
猎火正燃云有焰,旅庖何在突无烟。
未应门外同袁子,曾买污莱数亩田。
天命岂人力,神功非智窥。
艺祖昔臣周,周德久已衰。
上将分六师,北征在郊圻。
士卒中夜起,神器仓猝移。
谁言一朝变,乃定万世基。
国门一舍地,传舍犹当时。
故老无复存,遗话嗟何知。
维留威神在,凛然万方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