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其三》
《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其三》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昨宵邻巷捣寒衣,陌上青青作絮非。

金缕歌残人去久,玉门书到雁来稀。

从教心事长条绾,枉任芳时落杵飞。

江上迢遥数归计,风风雨雨不曾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柳树与季节变迁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联“昨宵邻巷捣寒衣,陌上青青作絮非”描绘了一幅秋夜图景:邻家正在为冬日准备衣物,而田野间却依然绿意盎然,似乎与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格格不入。这里通过对比,暗示了季节更替的不可逆转性。

颔联“金缕歌残人去久,玉门书到雁来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金缕歌,可能是指某种歌曲或乐曲,此处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玉门,古代指通往西域的道路,这里借指远方的信息传递。雁来稀,秋天大雁南飞,象征着离别与思念。这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以及远方消息的渐行渐远,蕴含着深深的孤独与哀愁。

颈联“从教心事长条绾,枉任芳时落杵飞”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情感。长条绾,可能指的是柳枝的缠绕,象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芳时,美好的时光,这里特指秋天的美好景色。落杵飞,可能是指捣衣声的消失,象征着忙碌与活力的消逝。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尾联“江上迢遥数归计,风风雨雨不曾违”收束全诗,诗人站在江边,遥望远方,思考着归乡的计划。尽管外界环境多变,风雨交加,但心中对归家的渴望未曾改变。这既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隐含了对生活态度的坚持——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信念与追求不应动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柳、季节变换、人事变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读《后汉书》作小乐府三十八章·其二十二马季长

季长号大儒,附梁亦堪丑。

太息李公罪,乃成干卿手。

(0)

读《史记》四十首·其二十三骑昌项

怪事咄咄笑千古,骑项问我何如主。

而公慢侮自昔然,溲溺往往污儒冠。

骑周昌项何足言,膝上日拥如花貌。

欲易太子谁敢道,臣昌期期不奉诏。

吕后侧耳听东厢,感激何以醢周昌。

君不见,赵尧画策周昌往,忠臣已作戚氏党。

使者三反王不行,臣口虽屹项则强。

(0)

望江南·其六

听宛转,愁到渡江多。

杏子雨馀梅子雨,柳枝歌罢竹枝歌。一抹远山螺。

曾几日,轻扇掩纤罗。

白发黄金双计拙,绿阴青子一春过。归去意如何。

(0)

朝中措.平山堂续词

青山犹在画栏空。人去夕阳中。

不道十年重到,还披此地清风。

蜀冈无恙,堂成命酒,一听歌钟。

未审后来太守,是谁能继山翁。

(0)

沁园春·其二

漆点填眶,凤梢侵鬓,天然俊生。

记隔花瞥见,疏星炯炯,倚阑延伫,止水盈盈。

端正窥帘,瞢腾凭枕,睥睨檀郎长是青。

销凝久,待嫣然一顾,密意将成。困酣时倚银屏。

强临镜、匆匆犹未醒。

忆帐中亲睹,似嫌罗密,尊前斜注,翻怕镫明。

醉后看承,歌时斗弄,几度孜孜频送情。

难忘处,是香罗揾透,别泪双零。

(0)

山花子.山棠梨

锦葩香吐萼垂垂。飞架东风紫绛帏。

露底一枝攀折去,傍蛾眉。

弄影似争春有色,含娇祇怯径无媒。

惯是东君妒长好,雨霏霏。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