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彦周求秀亭诗云其地山水合六秀法故以名亭》
《黄彦周求秀亭诗云其地山水合六秀法故以名亭》全文
宋 / 程洵   形式: 古风

少年锐意功名会,李广数奇终鹢退。

晚从林下得幽栖,绿净翠微动赏对。

危亭萧洒八九椽,千岩万壑相回环。

人言山秀水亦秀,偶然得此宁非天。

身世区区如逆旅,人生要有归全处。

天星地卦且置之,阴德从来不知数。

会当置酒傍清樾,一语寿君君笑发。

且住人閒五百年,衔杯乐圣山水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诗中通过描述秀亭周围的环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反思。

首句“少年锐意功名会”,似乎在暗示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对功名的渴望,但随后的“李广数奇终鹢退”引用了历史典故,李广一生虽英勇善战,却屡遭不顺,最终未能封侯,暗喻了功名之路的坎坷与无常。

“晚从林下得幽栖,绿净翠微动赏对。”转而描绘了晚年寻求宁静生活的场景,与前文形成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接着,“危亭萧洒八九椽,千岩万壑相回环。”描述了秀亭所在之地的壮观景色,亭子坐落在群山环绕之中,显得格外静谧与脱俗。

“人言山秀水亦秀,偶然得此宁非天。”表达了人们对秀亭所在环境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美好相遇的感激之情。

“身世区区如逆旅,人生要有归全处。”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将自己比作过客,表达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希望找到心灵的安放之所。

“天星地卦且置之,阴德从来不知数。”进一步强调了对命运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生的得失不应过于计较,阴德的积累也难以预测。

最后,“会当置酒傍清樾,一语寿君君笑发。”诗人邀请朋友共饮,表达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且住人閒五百年,衔杯乐圣山水閒。”则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作者介绍

程洵
朝代:宋   字:允夫   籍贯: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   生辰:1184

程洵,字允夫,南宋婺源(今属江西省)人。为朱熹门人,潜心理学,是程朱学派的重要学者。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始出任衡阳主簿。十四年又暂代石鼓书院山长,以宣扬朱子张子之学为要务,一时“士友云集,登其门者,如出晦庵之门”(清康熙《衡州府志》)。在衡期间留有题咏石鼓诗若干首,旧志收录4首。曾为衡阳花药山杜(甫)黄(庭坚)二公祠作记,并编纂首部《石鼓书院志》(后散失)。后任卢陵录参,以伪学去官。著有《克斋集》。
猜你喜欢

五月望日市无鱼肉老庖撷园蔬杂以杞菊作羹气味甚珍戏成小诗适梁军判送酒头来并成三绝谢之·其三

曲米新篘只隔墙,西风吹过酒头香。

故知王母怜愁独,烦送瑶池九酝觞。

(0)

次韵康守通幽亭三绝·其三

吏散庭空绝往还,焚香默坐似居山。

新诗改罢重搔首,自拾阶前笋箨斑。

(0)

次韵康守通幽亭三绝·其一

筼筜脱箨已穿林,袅露搓烟藓径深。

宴坐蒲团空寂处,一声啼鸟故相侵。

(0)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十

却上南亭望北亭,云生秋石逼帘旌。

露欺绿玉青蒲色,风掷琅玕败叶声。

(0)

次韵补之药名十绝·其九

草堂谁缉败蒲编,笑傲松萝不记年。

应喜秋来甘泽泻,牵牛时复自蹊田。

(0)

政和戊戌孟夏补试文武遣兴一首

一帘疏雨锁牢愁,小阁幽轩得暂留。

漫说金瓯能破睡,不如玉局解消忧。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