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兖州朱十四·其二》
《赠兖州朱十四·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嗟君闾里侠,金尽欲如何。

乱后田园少,愁中鼓角多。

将军无细柳,渔父且沧波。

怀有遗书在,行行避紫驼。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赠兖州朱十四》组诗的第二首,通过描绘一位名叫朱十四的侠士的境遇和心境,展现了战乱之后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愁苦。

首联“嗟君闾里侠,金尽欲如何”,开篇即以“嗟”字表达对朱十四的同情,点明他出身于侠义之家,但如今身无分文,处境艰难,引人深思。接着,“乱后田园少,愁中鼓角多”两句,直接描绘了战乱之后的惨状,田园荒芜,人民流离失所,鼓角声声,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不安,营造出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

颈联“将军无细柳,渔父且沧波”,对比将军与渔父的生活状态,将军失去了昔日的权力与荣耀,如同失去细柳庇护;而渔父则在动荡中寻求平静,选择与水波共舞,隐喻了不同人物面对战乱的不同抉择与心态。这里既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讽刺,也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深切关怀。

尾联“怀有遗书在,行行避紫驼”则进一步揭示了朱十四的身份与处境。他或许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现在只能依靠手中的“遗书”(可能指某种秘密文件或技艺传承)来维持生计,同时“避紫驼”则暗示他为了生存不得不躲避权贵的迫害,形象地描绘了一个身处乱世的侠士的无奈与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朱十四这一角色的刻画,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以及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挣扎,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竹景和崔白石韵

高风劲节共襟期,明月清阴是故知。

新笋似擎诗客笔,放梢遥见酒家旗。

招邀钟子琴调凤,勾引长庚咏入鹂。

相伴沙鸥歌白石,剪裁时有数行题。

(0)

送临沅兵备施健所解官归粤西

枫落昆池露气清,雁行中断惜孤征。

岂缘薏苡能生谤,争睹潢池已寝兵。

公道未须嗟白发,人生何处不浮萍。

劝君有酒且同醉,行路难时怕独醒。

(0)

冬日登镇海楼

楼上登临日,玄冬岁色归。

千重林叶落,万叠岭云飞。

野雉馀衰草,城乌下晚晖。

谁令身转剧,湖海意多违。

(0)

初开酒馆承欧黄苏李诸词客过辱篇什酬答一首

堪怜六十烟岩老,忆昔西游旧故知。

入社久从词客赋,谈天曾有尚书期。

敝貂归卧贫无似,涤器当垆胡所为。

但有群才题下走,风流不减五陵时。

(0)

广陵赠陆秀才无从

怜君偃蹇老诸生,海内论才有大名。

白云一时称寡和,绨袍终古见交情。

山居玩世嵇中散,道路还家阮步兵。

十载旧游重把袂,竹西亭畔楚云平。

(0)

庚辰人日书怀

虬潜怀旧隐,雁字久沈冥。

又值人为日,堪怜客是星。

穷愁双眼白,下走一衣青。

木榻谁相问,辽东愧管宁。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