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
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的作品,名为《杂诗(其二)》。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探索。
"万法从心起,心生万法生" 这两句表达了佛教中“心是造物之本”的思想,即万事万物皆由心所生。这里强调的是主观意识对客观现实的影响。
接着 "法生同日了,来去在虚行" 描述了宇宙间万法的生成与消亡,同时又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出世间的态度,暗示着诗人对于俗世纷争的淡然和超脱。
后两句 "寄语脩道人,空生慎勿生。如能达此理,不动出深坑" 则是诗人对修行者的一番劝诫,告诫他们要谨慎地面对内心的生起之法(即各种思想情绪),如果能够领悟到这一层次的道理,就能避免陷入世间的是非和烦恼。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佛学功底,更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通过这短短几句,庞蕴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既禅深又意远的哲理画卷。
世官古所讥,世禄今不废。
要之苟有人,二者非苦背。
君祖我曾祖,绍圣同廷对。
素风我莫嗣,清德君可辈。
江湖渺闻名,荆蛮适亲诲。
忘年君固美,并行我终悔。
许以相唱酬,何止闻謦欬。
君行竟先我,后会何时再。
江花与江草,颇恨远目碍。
君于门户责,有似松柏耐。
而我诗书乐,政尔羞同队。
临分曷告我,苦语幸勿爱。
我亦安赠君,结兰以为佩。
庶几二祖风,岁久端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