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
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
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事》,通过对贫富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首句“陋巷何须叹一瓢”揭示了即使在简陋环境中,也不必过于哀叹,暗示了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朱门能守亦寥寥”则指出富贵之家能坚守道义者实属罕见,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第三句“衲衣先世曾调鼎”通过家族历史,暗示了作者家族的荣耀与朴素的生活态度,表明了不慕荣华的家风。第四句“野褐家声本珥貂”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清高和对官位的看淡,即使出身显赫,也保持质朴本色。
第五、六句“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是诗人的人生观,认为生死如过眼云烟,富贵并不比渔夫樵夫的生活更值得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智慧。最后一句“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认为一切都会成为历史,真正的消解应在内心而非外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富贵的淡然态度,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冠忽见镜中霜,挽树浑无蔕上香。
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
欲折红梅朵,看来不忍攀。
周回寻四处,恰得一枝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