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
《感事》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

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

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

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0)
注释
陋巷:简陋的小巷。
朱门:豪门大宅。
寥寥:稀少。
衲衣:粗糙的布衣。
调鼎:担任重要职位。
野褐:朴素的衣物。
珥貂:出身高贵。
死生均露电:生死如同短暂的闪电。
渔樵:打鱼砍柴的农夫。
陈迹:过去的事情。
杯中:酒杯。
翻译
何必为简陋小巷而唉声叹气,豪门大宅能长久坚守的也很少。
祖先曾穿着衲衣担任要职,家族名声源于朴素的出身。
如果明白生死如过眼云烟,那么富贵并不比渔夫樵夫更胜一筹。
千百年后回首往事,一切都已成过往,这些忧虑在酒杯之外无处消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感事》,通过对贫富生活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首句“陋巷何须叹一瓢”揭示了即使在简陋环境中,也不必过于哀叹,暗示了淡泊名利的态度。次句“朱门能守亦寥寥”则指出富贵之家能坚守道义者实属罕见,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第三句“衲衣先世曾调鼎”通过家族历史,暗示了作者家族的荣耀与朴素的生活态度,表明了不慕荣华的家风。第四句“野褐家声本珥貂”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的清高和对官位的看淡,即使出身显赫,也保持质朴本色。

第五、六句“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是诗人的人生观,认为生死如过眼云烟,富贵并不比渔夫樵夫的生活更值得追求,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智慧。最后一句“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反思,认为一切都会成为历史,真正的消解应在内心而非外物。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富贵的淡然态度,展现了陆游深沉的人生哲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清明雨寒八首

整冠忽见镜中霜,挽树浑无蔕上香。
已贮春愁过万斛,更令细细著升量。

(0)

丘母太硕人臧氏挽诗二首

共伯松楸後,宗文玉雪初。
吹灯躬夜绩,听子读残书。
帅阃方兰膳,王畿又版舆。
药成人不见,月里蹈蟾蜍。

(0)

人日出游湖上十首

去时数点雨,归时数片雪。
雨雪两不多,山路双清绝。

(0)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0)

山村二首

一搭山村一搭奇,亦堪风物索新诗。
稻花雪白糁柳絮,柘子猩红团荔枝。
行者自愁居者乐,晴时即热雨时泥。
问知桐汭多程在,未说宣城与贵池。

(0)

上元前一日,游东国看红梅右题停罢坊场图三

欲折红梅朵,看来不忍攀。
周回寻四处,恰得一枝繁。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