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万卷堂》
《万卷堂》全文
宋 / 释居简   形式: 古风

吾闻先进之野人,耕养之外三年通一经。

区区三六一十有八载,六经未必皆知津。

猎猎牙签三万轴,当时想见从头读。

若将有限趁无穷,偃鼠饮河徒满腹。

何如一笑俱忘言,文字洗空如露蝉。

等闲一嗅尽其要,萧郎馀习三生前。

万卷堂中浩如海,一点胸中无芥蒂。

茏葱初日上阑干,坦腹便便日中晒。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古代学者在万卷堂中的生活与心境。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这位学者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以及他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首先,诗中提到“吾闻先进之野人”,暗示了主人公可能并非出身于贵族或显赫之家,而是通过勤奋努力,从民间脱颖而出的知识分子。他“耕养之外三年通一经”,意味着在农事之余,他坚持学习,三年就能掌握一部经典。这种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体现了古代学者的坚韧精神。

接着,“区区三六一十有八载”描述了主人公长达十八年的学习生涯,虽然“六经未必皆知津”,但他依然坚持不懈,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这里的“猎猎牙签三万轴”形象地描绘了书籍的堆积,显示了他广泛涉猎的学问。然而,诗人也指出,如果只是追求知识的数量而忽视了深度理解,就如同“偃鼠饮河徒满腹”,即像老鼠一样,虽然喝了很多水,但最终还是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随后,诗人提出了一种更为高远的境界:“何如一笑俱忘言,文字洗空如露蝉。”这句诗表达了超越文字表面意义,达到心灵深处的理解和领悟。通过“一笑俱忘言”,主人公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越语言表达的智慧,文字在他眼中如同露蝉般透明纯净,寓意着他对知识的深刻洞察和超然态度。

最后,“等闲一嗅尽其要,萧郎馀习三生前”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他能够轻松地把握知识的核心,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思想之中,仿佛这些知识早已存在于他的内心深处,如同他前世的习得。

“万卷堂中浩如海,一点胸中无芥蒂”则描绘了主人公在万卷堂中所处的环境,这里知识犹如海洋般广阔,而他的内心却没有任何杂念,保持了纯净的状态。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茏葱初日上阑干,坦腹便便日中晒”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形象地展示了主人公在阳光下坦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这不仅是对主人公生活场景的描绘,也是对其内心世界的一种象征,暗示了他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心灵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和释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古代学者在万卷堂中的生活与心境的描绘,展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追求以及在知识海洋中达到的心灵境界。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赞美、对智慧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居简
朝代:宋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猜你喜欢

信阳道中即事·其二

四顾忽无径,仆夫何所往。

俄闻车马喧,疑在空中响。

(0)

偶成

人烟江水上,江上日生波。

街巷鱼虾满,门庭鸟雀多。

酒中传佛意,笔底困诗魔。

已自戢毛羽,何由畏网罗。

(0)

偶成

细鸟语高枝,幽斋事事宜。

香龛安佛像,贝典教妻儿。

施食檐禽狎,玄谭阶树知。

道缘应不浅,庞叟是吾师。

(0)

有感·其一

谩将八苦向人论,造物聊萧不敢言。

穷鬼昌黎今到骨,痛儿卜夏乍收魂。

杯棬岂识干时调,樗栎难酬养士恩。

检点平生多可恨,排愁忏罪仗空门。

(0)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骤马出尘海,入门闻午钟。

捎天树输囷,委地竹龙钟。

佛衣存古摺,僧老带山容。

经案列野簌,禅板付歌童。

西日射飞阁,霞裾凌虚空。

万井排蜂房,九陌喧蚊虫。

归骑踏飞沙,耳后生长风。

(0)

天宁洲逢老僧一百一岁·其三

问年知得是辰生,甲子校君少一更。

过去一般无影迹,何妨呼我作同庚。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