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其二》
《宋相国公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司马光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邦光华衮襚,家宝素书陈。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

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

(0)
注释
邦光:国家的荣耀。
衮襚:帝王的葬礼礼服。
家宝:家族的珍贵物品。
素书:未染色的书籍,常指古代文献。
东阁:朝廷官员的聚会之地。
簪裾:古代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员。
西芒:西方,此处指墓地。
宅兆:墓地。
泉台:对死亡的隐喻,地下世界。
柏径:墓园的小路,柏树常见于墓地。
高文:高尚的文章,指文学遗产。
芬芳:比喻优秀的精神或文化。
翻译
华丽的礼服装饰着国君,家中珍藏的白纸书籍排列
朝廷官员聚集东阁已散去,西郊的新墓地显得冷清
黄泉之下再无清晨,墓园小径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
唯有高尚的文章留存,芳香永续,如同古人的精神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家中珍宝和古籍书香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过往时光的眷恋之情。"邦光华衮襚"一句,以华美的词汇描绘出家族荣耀的景象,而"家宝素书陈"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尊崇。

"东阁簪裾散,西芒宅兆新"两句,通过对家庭旧居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这里的“东阁”和“西芒”可能指的是家中的不同区域,或是象征性的空间划分,而“簪裾散”和“宅兆新”则分别传达了时间流逝与新的开始。

"泉台无复晓,柏径不知春"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泉水不再有清晨的回响,古老的柏树也不再辨识春天的到来,这两句诗强烈地传递出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模糊。

最后,"独有高文在,芬芳继古人"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文学传统的坚守与尊崇。这里的“高文”可能指的是诗人的作品或是古代的文献,而“芬芳”则象征着文化遗产的香气和生命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位学者官员对于个人历史、家族荣耀以及传统文化的深刻反思,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一种缅怀,也是对于文学传承的一种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司马光

司马光
朝代:宋   字:君实   号:迂叟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生辰: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猜你喜欢

上元先夕承山宋使君移酒过叙座中因忆金岳州有作

二十年前省籍同,江湖行迹几西东。

三春作客风尘里,千里怀人月雾中。

傍席星花纷散绮,辉堂火树烂成虹。

明河逸思逢之问,漫赋潇湘寄远鸿。

(0)

送费符卿奉使荆藩

十年符省侍君王,几曳银绯到旧乡。

玉节近承丹凤诏,金函更拜紫鸾章。

三湘夏过黄梅雨,七泽秋迎碧菼霜。

莫待梁园飞雪度,好驰星驷报明光。

(0)

右山剑泉二台史邀集紫阳洞用前韵简呈二首·其一

紫阳名洞传先宋,胜日招邀帝史同。

瑞石秋阴长隐雾,真仙蜕化久乘风。

心伤妙丽窥能遍,迹入幽奇访不穷。

最是湖山称佳兴,烟萝斜日绕花骢。

(0)

光山逢刘致卿副使因忆其兄太守二绝句·其一

十年芳草惜离群,海上朱幡忆暮云。

何意归轩停楚泽,万山黄叶独逢君。

(0)

潞河别王民瞻舟中

潞河三日维双楫,忽漫相逢得汝舟。

闇闇风尘兼昼暝,辉辉霜日向人流。

孤弦聊为离筵解,九折何妨壮轴游。

况是汉廷恩筏宰,普天民力困诛求。

(0)

湖上

岸曲风烟霁短槎,水楼云日丽清沙。

雨残乍袅新抽竹,春过犹存未落花。

黑发何人能解绶,青山是处足为家。

独怜无事渔竿侣,长卧沧波弄晚霞。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