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声钟,秋山一万重。
月明都化水,云气欲沈松。
群籁此时绝,独游谁与从。
仙人骖鹤去,手把玉芙蓉。
三十六声钟,秋山一万重。
月明都化水,云气欲沈松。
群籁此时绝,独游谁与从。
仙人骖鹤去,手把玉芙蓉。
这首清代诗人吴嵩梁的《夜登仙鹤峰闻钟》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秋夜山景。首句“三十六声钟”以钟声入诗,暗示时间已晚,也增添了夜晚的庄重气氛。"秋山一万重"则运用夸张手法,写出山峦叠嶂,深邃无尽,给人以广阔深远之感。
“月明都化水”一句,通过比喻,将明亮的月光映照下的山川湖水描绘得如梦如幻,仿佛月光融入了水面,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云气欲沈松"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神秘气息,云雾缭绕,似乎要压低松树,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幽深。
“群籁此时绝,独游谁与从”两句,写出了夜晚的寂静,只有钟声回荡,诗人独自游历,显得孤独而悠然。这里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心境。
最后,“仙人骖鹤去,手把玉芙蓉”以仙人乘鹤升天的神话结尾,寓意诗人向往超凡脱俗的生活,手中握着象征纯洁的玉芙蓉,增添了诗意的想象空间,也暗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钟声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夜游仙鹤峰时的独特感受,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
黄金台上西风起,白雁叫霜天似水。
风外埙篪吹别离,一声散入秋云里。
璞玉浑金好弟兄,闽南奎璧两星明。
阿兄大力抗嵩华,简拔人物司铨衡。
弟居湖海享清福,万里来同姜被宿。
赢得世间无事官,神仙不食朝廷禄。
归思吟情搅肺肝,醉呼斗酒催征鞍。
小窗后夜听春雨,唤醒紫荆花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