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九译禅友还里葬母兼订重来之约》
《送九译禅友还里葬母兼订重来之约》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古风

年过三十不闻道,少壮蹉跎忽复老。

善哉之子正当时,出世不迟还不早。

生来十八解破家,自笑平生白鼻騧。

儒门澹薄收不起,章逢换取僧袈裟。

昨日潘生今九译,梵语华言明历历。

翻成一藏碗脱丘,此土西天浑不识。

东林老僧老古锥,被他唤作阿阇黎。

相逢有口但挂壁,喃喃作白称毗尼。

毗尼不入丹霞耳,未能免俗聊尔尔。

等閒拈出衣中珠,贫儿暴富还乡里。

还乡生计当何如,杯棬有恨徒区区。

荆棘丛中问封树,烟霞堆里待安居。

安居乃在夏三月,春寒过眼成炎热。

中閒冷煖谁得知,待子重来为子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九译”的禅友的人生经历与心境转变,以及其与诗人成鹫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佛教信仰的虔诚表达。

开篇以“年过三十不闻道,少壮蹉跎忽复老”两句,感叹时光流逝,年轻时的轻狂与放纵导致了岁月的无情。接着,“善哉之子正当时,出世不迟还不早”则表达了对九译在适当年龄出家修行的赞赏与肯定。

“生来十八解破家,自笑平生白鼻騧”描述了九译早年生活的贫困与自我调侃,体现了他对过往生活的豁达态度。“儒门澹薄收不起,章逢换取僧袈裟”则表明了他从儒家文化转向佛教信仰的转变过程。

“昨日潘生今九译,梵语华言明历历”展现了九译精通多种语言,尤其是佛教经典的能力。“翻成一藏碗脱丘,此土西天浑不识”则强调了他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和广泛涉猎。

“东林老僧老古锥,被他唤作阿阇黎”提到九译与一位高僧的相遇,后者对他给予了尊称,象征着对其修行成就的认可。“相逢有口但挂壁,喃喃作白称毗尼”描绘了九译在与人交流时,话语虽多却难以触及对方心灵的情景。

“毗尼不入丹霞耳,未能免俗聊尔尔”表达了九译在传播佛法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对此的无奈与自我安慰。“等閒拈出衣中珠,贫儿暴富还乡里”比喻九译将自己对佛法的领悟比作珍贵的珠宝,回到家乡后,希望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富足。

“还乡生计当何如,杯棬有恨徒区区”表达了九译对回归世俗生活可能带来的困扰和不满。“荆棘丛中问封树,烟霞堆里待安居”则暗示了他希望在自然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安居乃在夏三月,春寒过眼成炎热”描绘了九译对季节变化的敏感感知,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中閒冷煖谁得知,待子重来为子说”表达了诗人对九译内心世界的好奇与期待,以及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九译的人生经历,探讨了个人成长、信仰转变、社会适应以及心灵归宿等主题,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生命意义和佛教智慧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冬晴酿霜雪不成

一晴初已涉秋残,晴到深冬兴未阑。

不雨临空聊尔湿,无霜元是盛哉寒。

出乘气末群阴乱,归抱精风万物安。

深省莫如坚坐是,还家毋更负蒲团。

(0)

太白山西隐寺木犀

族出于仙住傍僧,羞为春事与时争。

长专太白山涵润,独淹中秋月渗清。

色染真空如自失,香熏正觉若相成。

灵云有幸相遭遇,不要桃花作證明。

(0)

次韵酬姜邦杰雪中见寄

十人赋分九穷寒,古说天悭今不悭。

一夜尽开多宝藏,施银为地玉为山。

(0)

次韵杨诚斋雪中·其一

夜闭袁门晏未开,开门满目是琼瑰。

木绵著地还飞起,杨絮沾人倒扑回。

(0)

中都之嘉会门陈亦颜为堂曰城南书院取韩文公符读书意也·其一

买宅犹难况买邻,一区判与九衢亲。

那知万壑千岩性,不受高车驷马尘。

(0)

道中遇雨

客子祈晴意未公,林间布谷劝春农。

雨师若有分风手,留取车轮一道通。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