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青出天构,杰阁如鸟巢。
目摄千里鸿,逝日同滔滔。
万事得根柢,不在历境高。
乱木空山喧,尚难平波涛。
谷神栖寸田,八极尽能包。
何羡巨灵手,持此地轴牢。
耳目通尘寰,虽僻禅难逃。
但宜明月时,置我孤琴操。
悬青出天构,杰阁如鸟巢。
目摄千里鸿,逝日同滔滔。
万事得根柢,不在历境高。
乱木空山喧,尚难平波涛。
谷神栖寸田,八极尽能包。
何羡巨灵手,持此地轴牢。
耳目通尘寰,虽僻禅难逃。
但宜明月时,置我孤琴操。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理安寺时,于松颠阁上所见之景及内心感悟。开篇“悬青出天构,杰阁如鸟巢”以夸张的手法,将松颠阁描绘得高耸入云,仿佛是凌空而建,与鸟巢相仿,展现出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壮观景象。
接着,“目摄千里鸿,逝日同滔滔”两句,通过视觉的广阔与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千里之外的鸿雁翱翔,与逝去的时光一同流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万事得根柢,不在历境高”则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认为事物的本质和根基并不在于表面的高度或经历的广度,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和领悟。
“乱木空山喧,尚难平波涛”两句,通过描述山林间的喧嚣与外界的波涛,暗示了内心的平静难以达到,即使身处宁静之地,内心的波动也难以平息。
“谷神栖寸田,八极尽能包”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宇宙万物的包容与理解,比喻谷神如同藏于寸田之中,却能包容八方天地,展现了作者对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
最后,“何羡巨灵手,持此地轴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认为无需羡慕神话中的巨灵之力,因为自然界的平衡与稳定已经足够强大,象征着对自然界规律的认同与尊重。
“耳目通尘寰,虽僻禅难逃”则指出即使在偏远之地,也无法逃避禅学的真理,强调了禅学思想的普遍性和深入性。
“但宜明月时,置我孤琴操”以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在宁静时刻弹奏一曲孤琴,寄托了作者对自然和谐、内心平静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的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宇宙的深刻思考与感悟,体现了清末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玉京仙家十二楼,真珠垂箔珊瑚钩。
锦袍仙人醉吟处,蟠桃开遍金鳌头。
笑予卜居问詹尹,江枫摇落霜鸿影。
淮水东边昔遇君,琼花泻露金盘冷。
美人云髻歌堂堂,白日缓辔回清光。
五年相别复相见,桂树萧飒飞秋霜。
君今青云致身早,笑语从容陪阁老。
垂鞭晓拂琼林枝,抽毫夜视明光草。
雪风吹酒生绿鳞,我起洗濯新丰尘。
会当鸟爪擘麟脯,海上一笑三千春。
恸哭宇宙间,奇才日沦落。
伊予童冠年,用意臻杰作。
于时觌黄君,层空横俊鹗。
明理识源流,谈经耻糟粕。
圣贤未死心,梦寐递酬酢。
韩柳布骨筋,黄陈遵矩矱。
嗟彼昧学徒,奚翅隔一膜。
青春坐精庐,鞭算尽升勺。
会计当何嫌,与教树郛郭。
宦海欲飞扬,蹒跚病行脚。
仅仅如孔融,诸生听鸣铎。
高堂九帙亲,庞眉白於鹤。
馆劵具八珍,怡颜享真乐。
幽圃极经营,平池谩疏凿。
美石象琼瑰,寒藤等璎珞。
举目俱不凡,宛若在丘壑。
吾翁八旬馀,精神更矍铄。
商确文字中,悠悠动清酌。
典型相继亡,乡邦已非昨。
日瘦色惨悽,令人几惊愕。
犹幸侍先生,钟情忘鄙薄。
去冬访隐君,好诗倒囊橐。
机锋偶相逢,大叫忽踊跃。
譬彼两将军,仆旗宁退却。
俄顷出神奇,屡战气肯索。
自叹老难持,相期校书阁。
感激知己言,未信且愧怍。
夫何讣音来,晨星陨天末。
当今世乱离,万死靡救药。
生归谁保全,吞噬人为椁。
新阡范家村,有子端可托。
但弃窈窕姬,孤灯照帘幕。
荒城雪漫漫,似怪东风恶。
慈乌号远林,饥鼠走败箨。
回首百千秋,声名寄寥廓。
《哭黄与几先生三十五韵》【元·唐桂芳】恸哭宇宙间,奇才日沦落。伊予童冠年,用意臻杰作。于时觌黄君,层空横俊鹗。明理识源流,谈经耻糟粕。圣贤未死心,梦寐递酬酢。韩柳布骨筋,黄陈遵矩矱。嗟彼昧学徒,奚翅隔一膜。青春坐精庐,鞭算尽升勺。会计当何嫌,与教树郛郭。宦海欲飞扬,蹒跚病行脚。仅仅如孔融,诸生听鸣铎。高堂九帙亲,庞眉白於鹤。馆劵具八珍,怡颜享真乐。幽圃极经营,平池谩疏凿。美石象琼瑰,寒藤等璎珞。举目俱不凡,宛若在丘壑。吾翁八旬馀,精神更矍铄。商确文字中,悠悠动清酌。典型相继亡,乡邦已非昨。日瘦色惨悽,令人几惊愕。犹幸侍先生,钟情忘鄙薄。去冬访隐君,好诗倒囊橐。机锋偶相逢,大叫忽踊跃。譬彼两将军,仆旗宁退却。俄顷出神奇,屡战气肯索。自叹老难持,相期校书阁。感激知己言,未信且愧怍。夫何讣音来,晨星陨天末。当今世乱离,万死靡救药。生归谁保全,吞噬人为椁。新阡范家村,有子端可托。但弃窈窕姬,孤灯照帘幕。荒城雪漫漫,似怪东风恶。慈乌号远林,饥鼠走败箨。回首百千秋,声名寄寥廓。
https://shici.929r.com/shici/y61Q4.html
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
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
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
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
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
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