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
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
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
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
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
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
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文燄烂摩空。
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
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
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
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水调歌头·九首(其二)》中的第二首,以送别宗文山长孔子充秩满为主题。诗中表达了对宗文山长的敬仰与对其学识才华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祝福。
首句“东鲁圣人后,流派浙江东”点明了宗文山长的学术渊源,暗示他继承了儒家学说的正统,且来自浙江东部的儒家世家。接下来,“一家叔侄兄弟,取俊棘围中”描绘了家族人才辈出,犹如棘围中的佼佼者。
“雁荡秀分灵嶂,蟾阙香熏老桂”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宗文山长比作雁荡山的秀美灵峰和月宫的老桂,寓意其品德高尚、才情出众。接着,“文燄烂摩空”形容其学问如璀璨的光芒照耀天际。
“讲鼓震铅阜,户屦蔼儒风”描述了宗文山长讲学的盛况,鼓声震动山岳,书香充满乡里,体现了浓厚的儒家学风。“一角麟,千里马,九和弓”进一步赞美他的杰出才能,如同稀世珍宝。
“人材超伟,如此道出紫阳翁”高度评价宗文山长的人格与智慧,把他比作紫阳翁(道教名士),预示他将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诗人期待他能继续发挥影响力,如同洪钟待叩,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正拟洪钟待叩,便跨征鞍归去,多士诵成功”表达了对宗文山长即将离任的惋惜,但也为他的成就感到欣慰,祝愿他在新的岗位上再创佳绩。“再踏玉京路,射策大明宫”则以仙界般的意象,祝愿他未来仕途顺利,如登仙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对宗文山长的深厚敬意和对他未来的美好期许。
三竿日出,爱调妆人近。凫藻熏炉正香润。
看樱桃小注,桂叶轻描。图画里只少耳边朱晕。
金簪二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
便与夺鸾篦,锦髻梳成,笑犹是,少年风韵。
正不在相逢合欢频,许并坐双行,也都情分。